□蔡润
我的家乡在梧塘,家乡溪溪源为萩芦溪,萩芦溪上游有二源,西源出自仙游县东北部山地,北源与永泰县交界。
宋代,萩芦溪下游建有太平陂和南安陂。太平陂位于萩芦溪上游萩芦乡崇林村莲花石下,宋嘉祐二年(1057)由兴化知军刘谔创建,灌田万余顷,后郡人立庙以祀。
萩芦溪在后山用分水石瓣分上下二圳,溪水作圳引,自西向东沿山而行,皆用石砌理,逶迤蛇形二十余里,及梧塘境,分上下二圳,上圳得水七分,以灌兴教里(今梧塘、萩芦)、延寿里(今属涵江)高仰田土,大小28村,下圳得水三分,专灌兴教里吴塘(梧塘)、漏头等处平洋田地。
20世纪80年代,萩芦溪支渠下圳已渐消失,上圳一直畅流不息,溪流至江口注入兴化湾。
每一次回老家,我都会到上圳溪看一看,沿圳溪岸自西而东走去,溪水的流淌声是最美妙的音符,溪水清澈见底,汩汩流淌,这里空旷静谧,让人产生联想,流连忘返。
20世纪80年代,上圳溪边充满了女人们的笑声,她们一面搓洗衣服,一面说些家长里短。圳溪岸边的油桐花,不时飘落在溪水里,打几个旋,又往前流去。有时,油桐花花瓣也会飘落在她们的头发和肩上。上圳溪涵坝水流分流而下,夜幕降临前,乡亲们陆续担着水桶去舀取作各种用途。与流水相应和的是红砖厝袅袅炊烟,这些田园牧歌的画面,凝滞在20世纪80年代。往后,便逐渐消失了。
与家乡上圳溪记忆有关的,有溪畔采野草莓,有圳溪飞瓦激水花。忆起圳溪,清清家乡溪,不由得离本源越来越近,记忆深处,可以像幼年时赤着脚,可以闻闻圳溪畔野花香,可以一边听溪水哗哗流淌声,甜润的山风不时阵阵吹拂,还可以掬起一捧清凉、纯净的溪水,饮满一肚醇甜的甘露,这一幕幕还真是一种享受。
溪水之源头,我能够想象到,万物之间遵循生命规律,互相支撑,互相给养。苍山厚重沉稳,层层堆积,生长新的鲜活的生命,在阳光下,在石块下,在岩缝里,在路边,在山寨,吐故纳新,繁衍生息。溪是有根的,它便扎在山峰。它最有内涵,最有活力。萩芦溪溪源它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汇聚着支流,从石崖上跌落的那一刻起,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不可叵测的深沉。
萩芦溪溪源最早的开拓跟所有的溪流一样,步伐都是艰辛的,要走很远的道,流过竹林,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块石头,有时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流着流着,不知不觉间长大了。萩芦溪溪源根在山峰深处,它一路探索着,渐渐地就有了自己的路子,起初就像未谙世事的孩子,一路上阻断的石头,它弹跳而过。它洗尽一路的疲惫继续东行,遥远的大海在召唤着它。
最初它是孱弱的、细弱的,它的生命进程跟个体生命进程是一致的,始终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阻挡的生命的力量,始终让人感受到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历程。这是萩芦溪给我的人生启示,这是每一条河流给我的人生启示。
溪流的历程告诉我们——生命始于卑微、渺小,继而生长、强健,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没有退路,更不能回首,只能奋进,一往直前。听听萩芦溪溪源山溪挣破荆棘的汩汩足音吧;听听萩芦溪溪水前波后浪滔滔的清韵吧!百川归大海,大海是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