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张煌言诗咏湄洲发微
【发布日期:2009-05-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张煌言诗咏湄洲发微

□行 者

张煌言在这首诗中的起句,直白他于1652许正月随鲁王监国移师湄洲已有一年光景,在这除夕的佳节里,他以枯槁瘦削的身影面对有葱、韭、蒜、薤等的迎春辛盘,心里不免生出许多乡愁来。“人逢佳节信思亲,一夜乡心四处同”!用什么浇灭作者心中的国恨乡愁呢?只有莆田的柏叶酒吧!用莆田这种特有的柏叶酒,饮尽这忧国忧民的乡愁吧!诗人感叹着时光的流逝,想起平生出生入死,为恢复神州而战,但到头来江山依然落入异族的压迫者之手,怎不令人痛战?由此,作者想起了在磻溪垂钓的姜子牙遇周文王的故事,他希望能有象文王这样的明君,与他共图恢复大明江山。但是鲁王此时却放弃监国,决定移师金门而使他倍添伤感。从壬辰年(1652年)除夕至癸已年(1653)人日(正月初七日),这天又是立春日,张煌言在湄洲岛作《人日立春登湄岛》诗二首:“劳生了不解宜春/梅花重惊物候新/俗入秦余疑近古/时从夏正识生寅/土风薄似村醪恶/海错鲜兼寒具陈/野草年年依旧发/王孙何许一沾巾”。二、“海外行藏不计春/起看天地亦维新/鼓鼙往岁闻听癸/斗柄今年说指寅/读礼每思笺大戴/授书尚拟续君陈/东风仍为羁人至/暖气偏吹白氎毛巾。”张煌言与反清复明义师在湄洲岛驻有一年时光,诗的起联感叹光阴苒荏,时光如白驹过隙,春风又吹进了湄洲岛,梅花已经绽放在枝头。此时的湄洲岛,仍为反清复明的义师占领,不入清廷版图。对实行异族压迫,种族灭绝,文化灭绝的清廷来说,南明义师据守的湄洲岛,不愧为世外桃源。但诗人感叹的是,野外的春草经春又开始发青,但反清复明的大业却见不到曙光,想到这,诗人不免伤心落泪。本诗的第二首,诗人回思历年在海上征战,不觉的花落花开又一春,不禁发出:“读礼每思笺大戴,授书尚拟续君陈。”的肺腑之言。“大戴”,指的是汉代刘向核定的后经戴德删定的《大戴礼》。诗人在这里的“思大戴”意指怀念大明礼制,君陈,是周公旦之子,旦死,由君陈继之执政,称周平公。诗人在这里用君东的典政,借以表达他作为明朝的遗臣,希望能有像周文王这样的明君恢复大明江山。

张煌言在湄洲最后的一首诗,是他于1653年春后返浙从事反清复明义举前登天妃宫时所作,也是诗人所咏湄洲的诗作中唯一一首直接咏天妃宫的诗篇。诗的标题为《登湄洲竭天妃宫》,从诗题就可以看出诗人写的就是湄洲祖庙,全诗为:“苍茫一曲带烟霞/闻说飞仙驻此家/石髓沁香流乳酪/云根滃雾想铅华/楼前缥渺凌波襪/槛外参差贯月槎/湘女洛妃多往迹/曾无精爽到天涯”。

张诗的起联用湄洲祖庙前的碧波万倾,烟蒸霞蔚的奇观烘托天妃娘娘的威仪,同时也点出妈祖肇灵之所在。诗的颔联则以“石髓沁香、云根滃雾”渲染天妃宫周遭景物的神异。颈联采用由近及远的手法,讴歌了在风波浪尖的“襪雀”(鸟的一种,即鸱鴞,又称鹪鹩鸟)。在迎风扑浪,叁差的渔帆在月光下渔歌互唱,诗人借鹪鹩扑浪用以抒发自己的反清复明的胸臆,尾联以古代水神湘夫人、洛妃已成往迹,天妃的香火传遍天下作比,揭示了妈祖作为海神替代古代诸多水神的历史变迁,说明早在三百多年前,妈祖的神格,已取代古代其它水神的历史地位。

张煌言的《登湄洲谒天妃宫》诗采用以虚入实,由近及远、有静有动的手法,把人从神仙世界带到现实,又把人从现实世界带入虚空,给人一种虚实相间,远近交错、静动结合的意象美。且诗的语言淡泊中蕴含风雅,在历来咏妈祖的诗中,堪称上乘之作。

逝者己矣,日月长在。张煌言毕生为之奋斗的反清复明大业,已成云烟。但张煌言为民族大义的死节,却永留天地之间。湄洲作为妈祖信仰发祥地,曾经作为反清复明的大本营、鲁王的驻跸地,已成为湄洲岛的光荣历史。而张煌言咏湄洲的诗篇,作为湄洲岛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永留天地之间。 (续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