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仁双手久久握着兰石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手不放,连声道谢。
时隔百年,仙游籍马来西亚华侨郑相发后代远渡重洋,从马来西亚带着长辈对故土的眷念辗转回乡寻根谒祖。对他们家族而言,这段回家路,他们走了100年……
在国人的思想里,“根”是故土,是难以割舍的情怀。老一辈华侨华人虽在各种机缘巧合下,离开故土到异国他乡。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对故土的眷念却从没改变,他们教育后代子孙讲家乡话,学习家乡传统文化,希望家乡文化得以传承,子孙有朝一日回到故乡也能与亲人交流。然而在很多老一辈华侨华人的相继离世后,他们的后代子孙也跟家乡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辉煌成就、“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华侨华人获得感凸显,对找寻那份内心深处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的愿望也日益增强。10月19日,仙游籍马来西亚华侨郑良仁一家就专程从马来西亚回乡寻根。
阔别百年
时代变迁音讯全无
今年70岁的仙游籍马来西亚华侨郑良仁,育有四个儿女。1919年,郑良仁父亲时年9岁,跟着其祖父郑相发远渡南洋,到马来西亚谋生,至今已有百年。郑良仁及其儿女都在马来西亚出生,此前从没来过仙游。
郑良仁说,其祖父在世时跟家乡亲人有书信往来,有时也会寄些物件回来,他曾帮忙写信,信件的内容多半是些家常的问候,“我母亲很想回来,但我父亲说回来会触景伤情,怕我母亲会哭,加上交通不便、忙于谋生和照顾家庭,就都没回来过”。
随着当时国内外动荡的局势以及郑良仁父亲的去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家人失去了与家乡亲人的联系。而这一断,就断了80多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郑良仁掌握的信息却依然停滞在几十年前,仅有的家乡旧地址仙游安能里(本地方言“能”与“贤”音近,实为安贤里)赤石村,也早已变更,寻找难度非常大。据了解,兰石村解放前称兰石保,1983年后归书峰乡,前身为书峰公社,解放前归社硎伪公所。
据郑良仁家乡亲人郑清云介绍,他们也曾多方寻找远在马来西亚的亲人,可惜都没有结果。
乡音无改
亲人相见泪盈眶
10月19日下午,书峰乡兰石村迎来了从马来西亚千里回乡“寻根”的郑良仁一家6人。书峰乡和县侨联有关领导以及兰石村的乡亲父老热情接待了他们,带他们看祖厝、见亲人、游兰石,这段持续了近百年的寻根梦终在硕果丰盈的秋天圆了。
郑良仁一家都是第一次回仙游,第一次见到以前长辈们常念叨的家乡和亲人。到祖厝,他们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走得很慢,时而停下脚步轻抚祖厝土墙,仔细观看了这座先祖曾居住过的百年古厝。他们还小心翼翼地推开木板门,走进久无人居的房间,忆往昔,感受先祖曾经的生活气息,驻足许久,用手机录像、拍照记录这一幕幕。
初入祖厝,郑良仁眼中饱含着泪光,百感交集,哽咽地说,““啊爸啊妈,我带你们二老回家了!”郑良仁儿子郑建兴说,“没想到祖厝还保留着,看了祖厝感觉啊公他们以前生活挺辛苦的。”
时隔百年,家乡亲人同样期盼着和他们相聚的这一天。郑良仁在兰石村的亲人很多,但很多都在莆田市区、仙游县城买了房子,听到马来西亚的亲人要回来,当天他们特地赶回兰石认亲。虽未谋面,但他们也不生疏,围坐一起,品尝仙游文旦柚,有着讲不完的话。乡音无改,郑良仁一家仙游方言和普通话都说得很好。郑良仁亲戚郑仙香说,“听到他们会说老家话,我十分惊讶。”
郑良仁深受父母影响,也教育子女要从小说家乡话。郑良仁的女儿郑淑珍说,“因为没和家乡亲人见过面,来之前心里会有一些忐忑,担心可能会有一些生疏和陌生,也担心没办法沟通交流。来之后,我担心的事情都没发生,感觉每个人都很亲切,就像好久没有回来的孩子和家人相聚在一起,这种感觉是非常棒的,心里面是激动的感觉。”说到动容处,她眼眶含泪。
“友好大使”
圆了全家人的寻根梦
积善之家有馀庆。作为郑相发第四代子孙的郑淑珍,工作之余热心公益,于2014年加入诗巫兴化莆仙公会,并于2018年当选为诗巫兴化莆仙公会秘书长、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理事。在这里,郑淑珍有了更多认识中国、认识莆田的机会。
“我们从小听父母说爷爷奶奶下南洋的故事,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所以我一直有圆梦的想法。加入诗巫兴化莆仙公会后,跟着公会会长一起做寻根问祖,与莆田市政府做交流,得以第一次到莆田。那时我就一直想,那仙游怎么办?我一定要找到这个地方。”郑淑珍说。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淑珍接待了来自莆田学院的交流团,结识了黄金火教授、陈祖芳教授等人。这次接待,让她的寻根之路有了跨越性的一步。
郑淑珍说,“我跟他们谈起寻根的事情,他们就说那你就回来啊。我说不知道地方在哪里,我爸爸也不知道在哪里。他们说没关系,发个祖籍的地址给他们。所以我当时就把旧址发了过来。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我想大概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找到这里,找到我们祖籍的地方。”
为了找到亲人,郑良仁凭着记忆手写了一张家族成员表。这张家族表也是这次寻根的关键。当莆田学院黄金火教授和陈祖芳教授联系到市派驻兰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李俊华后,李俊华查阅史料,全村摸排,又把郑良仁手写的家族成员表拿给老协会老人、郑良仁家族长者、村退休干部,得以最终确认。
“一个世纪百年后的亲人相认。”郑淑珍告诉,兰石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她和家人都很喜欢,这次举家回国的寻根之旅很开心也很圆满。 (刘燕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