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涵江最早电影院遗址上翻盖的原涵江戏场,后又改为涵江人民影剧院。
涵江地处河海交汇和水陆交通枢纽,宋代即已形成市集,清康熙重开海禁后,海运贸易迅速发展,莆田、仙游二县和周边的农土特产出口和消费品进口,均通过三江口港转运,激发涵江商贸大发展。1932年,宫口河建成河港,成为莆田及周边的商业集散地、内河运输的中心,不仅豆饼、桂元、洋油等各种商行云集于此,而且在这里经营进出口贸易的著名商号就有80家。不仅莆田、仙游人聚集在宫口河老街上做生意,连上海、宁波、福州、温州、厦门、泉州等外地商贾也在这里跑生意,商肆繁华名闻遐迩,遂成东南沿海商贸重镇,有“小上海”“东方的威尼斯”之称。昌盛的贸易,云集的商贾,繁忙的商务,需要身躯的休闲和疲惫的释放,当时宫口河岸两边的娱乐生活也在迅速发展。在宫口河边的远东大旅社不仅规模大客房多,设备齐全,还不时有小型歌舞、杂技、舞会在小礼堂表演,生意很好。当时宫口河非常繁荣。
这时候,经济实力雄厚,生意行当精明的“泉美”“通美”豆饼行老板,涵江富商陈镜平(俗名湖泉),看准了影戏产业的盈利,于民国20年(1931),在涵江宫口河南岸以西即靠近寿泽桥桥头边的一段地带,兴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涵江戏院,据说,其建筑投资费用约为银元二万多元(大洋)。占地面积并不大,只容纳500个座位(含月台座),设有放映室、发电机房(自己发电)、售票处、收票处及小卖部等。当时涵江戏院很少演戏,以放映电影为主,与其说是戏院,倒不如说是电影院更为确切。从此,涵江人开始接触电影了。它开启了莆田首家放映电影的先例,成为莆田第一家电影院。那时,涵江人都叫看电影为“看电光影”。无声电影在涵江面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观众争相观看,据说也引起县城有钱人对电影的新奇和兴趣,男女来观者摩肩接踵,持续满座近一个月。
据说涵江戏院所放映的影片,是向厦门电影商租用的,每片在涵江放映二三天。每天分日场(下午)和夜场定时放映一场。当时票价:大人每张0.1元(或0.08元),小孩半价。戏票(电影券)隔场作废。所放映的影片内容,大都是故事片,如《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关东大侠》《女镖师》等影片,当时电影不仅是黑白的,还是无声的,而且没有字幕,观众只好从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去理解剧情,很多人看不懂。为此,戏院聘请一位讲解员,坐在月台边,当剧情发展到关键处或转折点,用铁皮喇叭筒以清晰的、生动幽默的莆田话予以讲解,这对影片的放映效果非常重要,因为影片没有声音,画面上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等,只有通过讲解才能使大多数观众看明白。一个讲解员要扮演几个角色又要与画面同步对白,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或说得慷慨激昂、或说得伤心落泪,或讲得情切意绵,或讲得忍俊不禁。由于生动的讲解,激发了观众的感情,因而在放映结束时,经常听到观众的赞许声。
据老街上老人回忆:当时,涵江戏院还真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策略,很重视做好电影宣传广告,每当放映新片,于当日上午八、九点时,都会聘请会书法的人用色纸书写电影上映时间、片名及几句精彩的宣传词或内容提要等预告,贴在涵江主要的街头及人口密集的车站、码头等地墙壁上。据说在戏院大门边的外墙上还悬挂着大幅的手绘广告,图片上的明星或羞涩清纯,或妖娆妩媚,或露着暧昧的笑,煽情地招徕路人。其手绘海报都出自聘请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之手。戏院经理还雇用几个小孩,在每场电影放映之前一二个小时,举着海报牌,打着小锣鼓,沿着古镇老街和附近乡村走了一个来回。
但是开始放映的几个月内,这一新鲜能活动的“电光影”还是十分叫座。那是观看电影的观众大都是富家、商人及其家属,以及一部分中层以上的职员。那些干苦力活谋生、或做小本生意赚钱的劳苦大众,舍不得花钱去看一场电影。据涵江老街上八十多岁的老人回忆,当时的戏院放映的多是或绮丽缠绵或血腥打斗的影片,一到电影放映的时候,戏院前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众多红男绿女穿梭在戏院的海报和售票处前,熙来攘往,接踵比肩。
那时候涵江戏院所放映影片内容,大都是以爱情、武侠为主,这些影片中,有武打特技,空中飞人;有机关布景,险象丛生……观众感到新奇,大饱眼福,电影票房收入可观。不久,有利可图、盈利丰厚的电影业,驱使涵江富商在象埕边,又投资一家涵星戏院开业并放映电影。
由于当时放映电影,都是戏院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功率小,电力差,光线不足,放映在银幕上影像不大清晰,观众逐渐有所下降。又因当时电影的片源有限,两个戏院的电影放映也不时出现时映时停的现象。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厦门沦陷之时,因片源中断,这二家戏院相续停业了。(李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