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寻根(六)
【发布日期:2019-08-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拔河:一,二,相啊!

相,古代劝勉劳动的歌曲。莆仙读如白读“霜”第3声或第5声,又如当代人们拔河赛中的劝勉一齐用力声:一,二,相啊!一,二,相啊!《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古人劳动时,需要同心协力举重物,如现代人喊“一,二,相啊”或“嗨哟”之类,节奏犹如乐曲,即谓之相。“请成相”者,请成此曲也。《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郑玄注:“相,谓送杵声。”舂米时舂一下也喊(或如唱歌)“相啊”一次。但是如果邻居有丧事,就不喊不唱了。宋·苏轼《赵郎中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东邻主人游不归,悲歌夜夜闻舂相。”

2.反唇

反唇,上古没有声母f,反字读似现在的bien;唇,上古音似敦。反唇,莆仙连读音如“bei3轮”,责骂说话无根无据而图赖别人的人曰“嘴给bei3轮一样”。《汉书·贾谊传》:“妇姑(新妇与婆母)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谓婆媳互相责骂。

3.哇哇与哇吐

wā,乌瓜切,又于佳切。婴儿哭,哇哇哇(音wā)。莆仙农谚“闰三(月)号哇哇”,哇音如莴苣之莴。呕吐(之声),于佳切,?藜阳平或第7声。《孟子·滕文公上》:“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yì,似鸬鹚而色白的鸟)之肉也。’出而哇之。”《注》:“出门而哇吐之。”莆仙有俗语“看了会呕哇”,意思是“看了会令人恶心”。

4.“上”读音似“顶”

莆仙人说“上”字,常常听起来如“顶”。说“上辈人”似“顶辈人”;说“戏棚上”似“戏棚顶”;说“楼上”似“楼顶”。我过去以为是上与顶近义,人们说“上”时借用“顶”音。错也。清朝大学问家钱大昕提出“古无舌上音”的著名论断,被现代学者们所普遍接受。古人没有zhchsh这样的卷舌音声母,把猪(zhu)读成du;把陈(chen)读成den;把郑(zheng)读成da。今天的莆仙方言依然保留了很多上古读音,如猪、陈、郑等等,比比皆是。

上,《说文解字》时掌切(时是声母,以掌的韵母为韵母),上声;《康熙字典》时亮切,音尚。《康熙字典》也特别提及“上”字在《说文解字》注音为上声。时掌切也好,时亮切也好,反切的上字(即声母)“时(繁体字是時)”在上古时代读音近似今天的die。换句话说,“上”这个字在上古声母是d,而不是今天的sh。所以,当代古音韵学家们给“上”字的上古拟音近似diang。而他们给“顶”字的上古拟音近似dieng。“上”与“顶”二字的上古读音非常相似!莆仙方言在很多词语里保留了“上”字的上古读音,今天听起来像“顶”。比如:车上;火车上;阳台上;课堂上;树上;山上,等等等等。还有许多俗语和童谣,如:上做下学;上不学,下漫凿;上厝管子下厝听;鹘鸼树上叫,鸲鹆树下跳。注:鹘鸼,音骨舟,斑鸠也。鸲鹆qúyù,莆仙音似“公蛋”,八哥。跳,莆仙方言读的是《说文解字》和《广韵》的音,徒聊切,如汉语拼音的diáo。普通话把跳读成tiào,是北方方言读音。

5.收拾与修理

“收拾”二字莆仙连读如“收lāi”。如说:这稚子需要大收拾一下。谓这孩子需要好好教训一番。唐·曹唐《皇初平将入金华山》:“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边巨胜花。”但是“收拾”这个词出现的比较迟。同义而音近的“修理(整治也)”则出现更早。西汉·东方朔《七谏》:“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理”字到两汉南北朝时读音似lǎi。汉·桓谭《新论》:“政不二门,赏罚必信,法令著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术。”

6.盛气与使气

盛气与使气。莆仙读如“盛(音如斜)脾气”。《太平广记》:“天后大怒,召见,盛气以待之。”《北史》璠年少未仕,而负才使气,不为之屈。

7.“流水”读似“流委”

水,《康熙字典》:“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流水”二字,南洋平原上连读如“流蕾”,但是城关和莆田山区则读如“流毁”或“流委”。

8.“黐黏”读如“丝粘”

chī。唐宋以后,人们又发明新字“粚”。《广韵》丑知切。《集韵》《正韵》抽知切,音摛。《玉篇》黏也。《广韵》黐胶所以黏鸟。莆仙读如tī,如痴呆的痴。又音如丝。黐黏。

9.不当(音黄贪)与不中

中,方言。行,好。莆仙读音似“贪”。宋·杨万里《午热登多稼亭》:“只有炎风最不中。”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婆婆,这个怕不中么!”

当是正字。应该;应当。莆仙“不当去”读音似“黄贪去”。《字汇》:“当,理合如是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管子》:“兵当废而不废则惑也,不当废而欲废之则亦惑也。”“当”字这种用法在莆仙读送气音,所以听起来像“贪”。

10.讽诵与背诵

fěng(旧读fèng)。讽,《唐韵》等韵书:方凤切,风去声(音如背)。《说文》诵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郑玄《周礼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前汉·艺文志》:“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职掌文书之类的官吏)。”

讽诵。《吕氏春秋》:“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史记·滑稽列传》:“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梁《高僧传》:“讽诵之利大矣。”

背、背诵是元明以来用语。《元代话本选集》:“孔明文集上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沈链平日爱诵之,手自抄录数百遍,室中到处粘壁,每逢酒后,便高声背诵。念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往往长叹数声,大哭而罢,以此为常。人都叫他是狂生。”《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诸生每三日一背书。”

风和讽,从上古到中古,其声母都相当于现在的b。所以莆仙人说风,读音如buei。“讽”字在上中古是读去声的,与背、倍同音。在先秦一直到隋唐时代,不看书念出来叫做讽诵,与今天莆仙方言的“背诵”同音。“讽”字元明时代声母变为f(莆仙方言里变为h),于是人们根据原来读音,借用背字,于是讽诵变成背诵这个词。(朱祖厚)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