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仙游县发改局获悉,仙游县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建设新时代美丽新仙游为载体,建设美丽仙游·生态文明专项行动为抓手,坚决守住生态环保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广大百姓乐享“绿色福利”。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08%,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指数居全省前列,连续2年上榜“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木兰溪上中游的仙游县全境分布着“七山一水二田”,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是我市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县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机遇,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健全县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制度,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深入开展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和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及城市双修工作总体规划评估方案中期成果,不断优化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同时,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仙游县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的行动计划》《仙游县流域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办法》《仙游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仙游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仙游县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方案》《仙游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体系》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努力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逐步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为永葆绿水青山,该县狠抓生态整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土壤、大气、水环境等治理,着力整治环境突出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高。一是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涉VOCs企业检查,对全县43家涉VOCs企业提升治理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整治“散乱污”企业297家,从源头替代、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方面全面开展提升治理工作;全力推进粘土机砖厂综合整治、石材行业综合整治、废旧塑料等相关行业整治;严控露天垃圾直接焚烧,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小区4个、机关事业单位3个、学校2个,建成城乡垃圾转运站24座,书峰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基本建成。二是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大木兰溪流域的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河长制,开展巡河智能化,实施小流域综合整治,推进流域防洪生态水系项目建设;加强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城镇生活污水的污染治理,加大木兰溪两岸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目前,木兰溪流域整治已完成干流23公里、支流16公里,柴桥头溪、龙华溪、苦溪、仙水溪、大济溪等5条汇水支流整治项目共计完成18.3公里,其中完成清淤30.2万立方米,生态修复14.8公里。三是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完成162个表层土壤样和40个农产品样的采样和监测工作。
在推进绿色发展上,该县充分挖掘地域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绿色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目前,全县呈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协调推进的良好势头。在生态农业发展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推进山区油茶、书峰枇杷、龙华薏米、食用菌、大棚蔬菜、林下种养殖等产业发展及开展“大造阔叶树、绿化全仙游”三年行动。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县、省级农民创业园、钟山优质大米产业园,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全县共投入1.2亿元建成休闲、观光、旅游农业项目13个,年接待游客20万多人次。同时,充分运用电子商务、旅游销售、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深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做精、做响仙游特产品牌,如全县共有500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年完成交易额13000多万元,并与中国网库项目签约合作开发“中国百香果产业平台”。
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来做大总量、提高质量,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达到0.136 吨标煤,同比下降6%,规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同比下降8%;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推动仙游经济开发区申报省级循环化改造重点示范园区;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电站规划建设工作,今年完成新建1个公交车充电站,2个公共充电站,正在建设充电站6个。继续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改造。
在生态服务业推进上,该县突出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坚持产业跨界融合、地域文化融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工艺之都·神仙畅游”的旅游品牌建设,推动菜溪温泉康养小镇和九鲤湖、仙水洋、菜溪岩景区提升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榜头仙作工艺小镇、枫亭小城镇、度尾艺雕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和文化名胜区建设,完善县城和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旅游商品,促使近几年来的旅游接待量、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已然成为省内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