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露书 风篇》中莆俗与方言摘录(二)
【发布日期:2019-07-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0,莆中妇女七日,壻来谢亲,曰“转马”。岂由于《左传》齐侯反马耶?莆嘉靖间,男子初娶妇,必织马尾为裙,以衷衣服,贫者不得此为耻,诚为怪俗。近来有以马尾为鞾()者,亦好异一事。

[莆方言有俗话“出嫁不肯出嫁,转马不肯转马”,谓人做事行动爱拖延,慢吞吞,不肯干脆利索。转马(方言音如“转碗”,或讹作“转碗”?),妇女嫁后偕夫首次回娘家,又叫“回门”或“请子壻”,大约即古礼之“归省”“省亲”。但,马尾为“裙”为“靴”则不知其然。莆俗择妇有“买马看马母”之语,谓察其母而知其家风家教,而娶妻曰“讨某”。“某”或写作“厶”“补”“斧”“母”等,均于载籍有所或见,亦可训通。“马”与此音近,“讨马”或可备一说。况方言似有“鞍()趁马()食”为之佐证。又曾读书发现某地嫁女,必有“马鞍”为嫁妆一项,否则女不肯上轿。鞍在马上,或为夫妇之比喻,则娶妻曰“讨马”,当无疑矣。]

11,莆中过节皆啖米果,丧家则不然,曰恐眯死者之目,又不放爆,曰恐弹死者。此为祸福之言以愚俗耳,不知为“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意也。使知此意,遂为之已,盖其畏礼不若畏祸也。

[冬节舂软果正保留此俗。果,不必写作“粿”。为遵礼而言祸福,礼俗中多采用的办法,大约是取“小人喻于利”之术也。]

12,莆中端午,童子髻皆插虎,虎以蚕茧或通草为之,美人间亦以为步摇焉。

[此“虎”取形似,今罕见。“步摇”在古诗词中可见,当为女人头饰。与之类似的“花枝招展”亦女人的打扮妆饰,本无贬义。]

13,吾乡中元祀其祖先,盛于海内,所烧与祖先银锭,面上皆印“京宵花银”四字,不知其义云何。余族有居涵江塘北者,鬻地于人。其人在地内掘土得银数十锭,若宋元所埋者,面上亦并有“京宵花银”字,见俗有所本也。

[祭祀中所用之“银”名目繁多,用途不一。也有“纸钱”一项。大约古代银、钱同时使用。金银为硬通货,属天然货币。但钱有铜钱、纸币等,当为货币符号载体,属国家以法律强制流通的货物交换的等价物。民间有“骗鬼吃豆渣”的俗话,冥币鬼钱亦当如是观。“牲银”为“牺牲”的代币(),常误以为“仙银”。“涵江塘北”地名已见记载。]

14,莆中新年五日不扫地。问之胡翼云太学,云:“绩溪亦同此风。”[近年似有“破五”重现,但“三十晚”“初一早”不扫地、不往外倒垃圾(粪货)之俗,则一直保持,据说是为防止财富流失。]

15,二王帖多称诸舍。今莆中宦家子称曰“几舍几舍”,清漳、晋江亦然,或只称舍人,犹有晋之风焉。莆公子称之曰“几舍几舍”,从行第也。子亦从而呼之曰“阿舍”。莆田、福清,小人称上人曰“使”,盖从通政使、布政使以尊人也。而子称父亦曰“阿使”,则从仆之称也。

[大舍、二舍或长房、小房之语,在言及古时房族时,会偶尔用到。“阿舍”之称今或用于讥讽某人懒而不勤,或好充富人老大。“阿使”“老使”在莆仙戏《目连》剧本中有所见到,如刘贾之子呼父为“老使”。]

16,莆田人称子媳曰“几房几房”,从其子之行第也。新入门则曰“新房”,小人称之曰“房人”,子亦从而呼之曰“阿房、阿人”。[“新房”之称仍存莆田方言中。“从其子之行第也”,结婚上头排行字,今非普遍之俗,但可见复兴迹象。他则未详。]

17,莆中称授经师曰“先生”,吴兴称宦家童仆曰“先生”;洪洞称秀才曰“师傅”,别处称工匠曰“师傅”。风之所渐,莫知所始。

[“先生”“师傅”之称方言今存,但义与普通话略不同。]

18,吾乡以米粉为果,又以米粉为馄饨,曰“果茧”,土人唯冬至作此,仍以相遗,嫁女之家犹盛,二月二日则间有之。初不知字作何,亦不知其义谓何,后见载籍云“楚人以米为茧以祈蚕”,始知所自。今其形渐远,故其义亦晦。又此俗惟盛行莆田,他所未见,未审何以。

 [参见前第11条。“土人”当与“客人(外来人)”相对而言,或为古代户籍术语?“二月二日”未言何节俗,但有与冬至一样以米粉制作类似“馄饨”一样的食品。今冬至之“软果”又叫“汤圆”或“元宵”,据说是与水饺、馄饨、猫耳朵相似的食品,所不同者,北方为麦面制品,南方则米粉为之,其初取形似而寓意求取元宝(发财),或防天冷冻掉耳朵(保健)]

19,莆有“著沙”之病,令人腹痛,手足冷,状若伤寒,治之只用头发绳刮两臂上及颈上,令发红,谓之“刮沙”,又内服姜汤而已。稍甚者,以针挑背上白筋如线,刀断之,愈。最甚者以针刺十指尖,出乌血即愈。此病寻常有之,初不知所谓,及阅《抱朴子》,始知南方有沙虫,亦射工之类,中之至有杀人者,则搅肠沙不治者,其验也。第云沙虫生水草中,触之则病,今女人在闺阁中,何以亦中此病?恐未必尽然也。

[“刮沙”,应为“刮痧”,故“著沙”当写作“着痧”。民间常有一些突发的或疑难杂症的治疗和应急处理办法,如本条中所述,似为“挑斑”“捉恐龙”或“放火”之法。医生所言中暑,方言或即“著沙”,但多以为“沙”为干燥、干涸的“多(记音)”,或因地面过热而导致如脚着火之“着脚”?成语“含沙射影”来源与之相关。本条可贵之处,在于最后“恐未必尽然”的提醒之句,避免了误导读者。](今闲)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