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长崎崇福寺
【释超元】(1598~1662)
释超元,生于明神宗二十六年(1598)戊戌,莆田人,明代高僧。超元,又称南山超元,日本人呼曰道者超元,简称道者。超元早年入涵江国欢寺出家,受具足戒后驻囊山慈寿寺参禅学佛,旋回国欢研读藏经。(按:详见另文蔡善继撰《莆阳莲山国欢崇福禅院重兴佛殿新造藏经记》。)此时为万历四十年(1612),僧如忍重建大雄殿,并请赐藏经,给谏黄起龙为记。
思宗崇祯八年(1635),超元持锡南行参学求法,足迹遍及闽南泉、厦、漳各地丛林,最后驻足漳州南山寺。南山寺位于漳州市南郊,系闽南著名佛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历代重修,寺宇宽旷,气象雄伟,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殿,大雄宝殿内奉全身坐佛三尊,殿右挂一大钟,系元代仁宗延祐间(1314~1320)铸造,重达一千三百斤。藏经殿建于右侧坡上,收藏《三藏经论》及血书《华严经》等珍贵文物,殿中龛内存有玉佛一尊。超元入寺参遏行弥亘信和尚,得到海印。其与如幻超弘、重眉超况等高僧,均为亘信和尚弟子。
佛教传入中国四百年,而达摩六传至南能,其教弥昌。后分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思传石头希迁,又数传至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是为曹洞宗。让传马祖道一,一传百丈怀海。海传黄檗希运,沩山灵佑,佑传仰山慧寂,是为沩仰宗。运传临济义玄,其法最盛,是为临济宗。石头之嗣,又有天皇道悟者,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传云门文偃,是为云门宗。又传玄沙师备,备传罗汉桂琛,琛传法眼文益,是为法眼宗。总曰五宗。亘信为临济宗三十一代费隐通容之法嗣,与后在日本创立黄檗宗的隐元隆琦乃是法门昆仲。
亘信禅师对超元器重有加,尝与超元频题诗偈法语,如亘信和尚《自题寄道者像赞》:“芙蓉黄檗又南山,几度重逢只旧颜。今踞雪峰狮子座,球儿车出大家看。全机展演谁堪荷?惟许超元道者攀。”亘信和尚又赠一偈:“一灯分读百千灯,还我宗门有道人。从此光耀充宇宙,头头物物是家珍。”从日文《禅宗史研究》可知《道者超元来朝及其影响》之鸿篇巨论,对超元评价极高。
超元自漳州参谒行弥亘信,不觉数年,一日,超元随侍亘信学禅得法,才惜别禅师回莆田南山住持,传:“喝云派”禅法,一时法席大盛,赢得“南山道者”雅称。考八闽诸多名刹高僧传颂,超元云游四海,尝在南安小雪峰,九日山延福寺、厦门南普陀、福清黄檗山等寺驻锡与弘法。
南明永历四年(1650),超元东渡日本传法嗣,任九州长崎崇福寺住持,为日本盘珪禅派创始人。考日本禅文载:“闽南院山道者超元禅师来到长崎。其名声之噪不亚唐僧。”《盘珪和尚业记》:“道者禅师(超元)来朝后,天下英雄荟萃,群贤毕集,醍醐灌顶,渐入禅境,在佛教史上留下千古芳名!”《影响》亦云:“道者接纳门弟,一贯采取任性自然,贵在潜移默化,不提倡借助佛门的清规戒律约束拘泥禅理。”当年来到崇福寺的日僧佛子不可胜数,较为突出者有独庵、惠照、大用、月舟、宗心、铁心、越传、盘珪、云山、贤岩、慧极、无门等三十多位为后来扶桑高僧,更有圆惠禅师嗣下的普高、普默等二十多位著名居士。”崇福门庭若市,呈现一派繁荣的大好景象。《影响》云:“道者拥有众多的门生弟子,或者忏悟人生,或者修身养性,或者指点迷津,或者度众济世。创禅界的新风、立禅门的不二法门,盛极一世,有口皆碑。”
其徒独庵玄光禅师,自师道者赴日伊始,独庵始终随伴道者,诚如独庵在《道者语录·序》里所自述:“予依附道者八九年。……令予至今日发足乎阴界之表游佛祖之藩篱者,皆师左提右携之所致也。”道者还将自己的师父行弥亘信的遗照及所受的印证等亲自交付独庵保存,足见其对独庵的传法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的认可。不少日文记载证明,当时独庵乃是道者在日本寄予最大希望的后起之秀,道者“律已宜有秋气,处世常带春风”之举,对独庵影响极大。当道者回国之后,独庵又参谒过道者之徒月舟为师,转入曹洞宗的门下,但却依然传播道者的禅道。据《影响》作者云:清初日本曹洞宗的复兴,乃得力于道者之徒月舟及其门徒的齐心协力,才获得了甚大之发展。“其间道者的作用影响,可以说是发展的根源和动力。”
道者所传日本僧徒盘珪永琢禅师,后来盘珪永琢禅师别具一格,独立开创“盘珪禅”,其贡献之大,影响之深,蜚声扶桑丛林、远非独庵禅师,云山禅师可比。盘珪而立之年来长崎崇福寺参谒道者,侍侧三载,得其达摩禅法真髓,当时道者座下日僧众多,惟盘珪尤为道者器重,得其真传法印,盘珪遂辞道者而去。越二年,盘珪重返崇福寺探望师父道者,师越加优礼,特赠偈云:‘琢破玉鸡壳,凤凰堕出来。人天睹上端,心眼自然开。’道者以盘珪永琢之“琢”字作偈首,谓琢破壳皮如凤凰飞出,自当脱颖拔萃,让人翘首仰望。诚如古田绍钦所誉:“盘珪不止是道者外在的有力助手,而且是从内在继承道者并进一步加以发展,可以说是弟子超越师父而继承师法的。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盘珪独道开拓的禅风,众僧实难望其项背;独具一格,自成一家。”
道者所在日本长崎崇福寺传法五载,考《道者语录》诸书所载:清世祖顺治十一年(1654),其师叔隐元隆崎禅师,就已经从闽之福清黄檗山应邀携若干徒弟赴日本传法,四年之后创立日本“黄檗宗”。当隐元禅师行将出国之际,行弥亘信禅师尝修书语其徒道者云:“适黄檗元法兄有行游,应请所住邦国,到时尽心归依,法无二味,是所嘱也。”道者谨遂师训,以优礼接待法叔隐元隆琦禅师来日。据《隐元禅师语录》载:《示道者禅人》:“西来真妙旨,一捧接群机。磕着通身眼,人天不汝欺。”道者奉和《酬黄檗和尚扇偈》云:“威音那畔旨,纵夺显全机。翻着棒头眼,悄然不自欺。”二位高僧互赠偈语,其深奥底蕴,自非我辈凡夫俗子所能洞悉。
道者住持崇福寺五年,又移锡九州平户之普门庵,云集庵传法近四载。考《道者语录》南山义北《跋》云:集云庵称道者为“开山祖师”。师之回国时间,当在清世祖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或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间,其赠徒弟贤岩偈云:“乾坤坐断寄岩窝,试问如何出爱河?恋柳贪花终不了,临行聊奉一杯茶。”《影响》评述道者对日本禅宗史上的贡献云:“道者超元来朝,我国禅界所受的影响不可低估,无论是他律方面,或是自律方面,在江户时代的各种禅风中,堪称独具一格,他是隐元的先行者,传播明风之禅,给后来隐元来朝创造了多少有利的条件。”
道者传其另一日本徒弟曰云山愚白禅师。云山初谒日本禅门“临济诸老”,嗣后参谒道者于崇福寺,以中日言语有别,故求禅问益均用笔译。一日,云山呈偈于道者,其云:“大道明明第一机,从来相逢不相知。横眼鼻直无多子,见得宗门格外师。”道者回偈云:“历落当阳不在机,圆明个事许谁知?辽天鼻孔元相拄,眨着眉毛即背师。”迷惑愚昧,就如黑暗,没有智慧对于世间一切事物,没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佛陀对痴暗不明的人,常说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令其从生活过程中,时加观察,并以种种比喻,令其解悟,而得清净智慧光明法益,顿破无明黑暗愚痴妄念。道者再赠其徒云山一偈云:“心镜无尘含妙用,百千三味任施为。不信老僧应信佛,拈花微笑露巍巍。”
道者回国返闽,复卓锡故山莆阳涵江国欢寺熏修,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十月二十六日,示寂于国欢寺,春秋六十五,僧腊未详,塔于本山。
当道者归国之时,其徒“云山乘舟送行,无限依依惜别之情,使道者深为铭感。”师徒时有书信往来。及超元禅师圆寂,徒云山于师“七周忌”之日作一偈哀悼:“讳景正当在此年,低头合掌向真前。霜天白月清风面,一点灵光触处圆。”(黄祖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