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陆游与莆人的交谊(五)
【发布日期:2019-07-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五、陆游与方信孺

方信孺(11771222)字孚若,号诗境,自号好庵,紫帽山人。兴化军莆田县下皋(今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霞皋村)人。方崧卿子。南宋诗人、书法家。自幼聪明,九岁能文,被周必大、杨万里视为奇才。以父荫补将士郎,授广东番禺县尉。秩满,改承务郎。丁嫡母叶硕人忧,服阙,任绍兴府萧山县丞。开禧三年(1207),年三十,奉旨假朝奉郎、枢密院检详文字,充枢密院参谋官,三次使金,以口舌折强敌,议和未成。九月还,朝廷谓其失事礼,夺三秩,临江军居住。不久,获授任肇庆府通判。嘉定三年(1210)改知韶州,转承议郎。嘉定五年(1212)移知道州(今湖南南部),六年(1213)春任广西提点刑狱,嘉定八年(1215)迁转运判官,转朝奉郎。迁淮东转运判官兼提刑,兼知真州。不久,转朝散郎。任职期间关心百姓之疾苦,镇压土豪,体恤下属,固筑边防,政绩颇丰。盱眙之役,李全于曹家庄打败金兵,信孺以金碗、战袍赠李全,以船载酒食犒劳李全的兵士。给事中任希夷劾其此举是“侵官邀功”,朝廷将其降三秩免归。后差主管华州云台观,叙承议郎,宝赦授朝奉郎。祠满,改建康府崇禧观。其为人豪爽,挥金如土,不善治生计,家居累年,费用渐竭。尽管如此,遇荒年,其仍将家藏书画换米煮粥,赈济饥民。嘉定十五年(1222)十二月二十六日卒于家。其妻叶安人鬻冠珥乃克殓。墓在华亭紫帽山第三峰。邑人挚友刘克庄为其撰行状。朝廷嗟惜,转朝奉大夫、直宝谟阁致仕。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宋史》卷三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有其传。方信孺著作等身,大多已佚。今存《南海百咏》一卷。《观我轩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词仅存一首,收入《全宋词》第四册。《全宋诗》卷二九一四至二九一五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七○三八收入其文。其工书法,楷、行、篆、隶皆能,尤善擘窠大字。在广东、湖南、广西等地尚存其石刻多方,艺术、文史价值高。

刘克庄著《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六十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中载:“尝从山阴陆公游问诗,陆公为大书‘诗境’二字。”方信孺才华横溢,青年时任广东番禺县尉,任职期间遍访秦汉以来数百年莽苍之迹可考者百而缀以诗集《南海百咏》。开禧三年(1207)正月,信孺任绍兴府萧山县丞,早已仰慕陆游大名,此时陆游年已八十三,里居会稽县东二里镜湖。于是信孺慕名前往镜湖拜访陆游,向陆公问诗,陆公大书“诗境”二字以赠。

方信孺喜得陆游赐题墨宝“诗境”,遂以“诗境”为其号。后来信孺还将陆游手书“诗境”二字,共三次分别刻于韶州(今属广东)之《武溪深》碑阴,道州(今属湖南)之窳尊,桂林之龙隐岩。足见方信孺喜爱之深,镌刻于石,以传千古。

翁方纲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二月所著《粤东金石略》卷五韶州府金石二载《陆放翁书“诗境”字》一文录下:

陆放翁书“诗境”字

陆放翁书“诗境”字,亦在《武溪深》碑阴,每字长八寸,左“陆游书”三字。右跋云:“开禧丁卯(开禧三年,1207)正月书,时信孺丞萧山,而放翁退居镜□,年八十三矣。后五年,嘉定辛未(嘉定四年,1211),信孺假守曲江,谨抚刻于《武溪深》碑阴。九月旦,莆田方信孺识。”

按(翁方纲按):信孺字孚若,知真州。有《好庵游戏诗境集》,刘后村序之曰:“公诗文操简立成,宫羽协谐,经纬丽密。”尝有题龙隐岩诗云:“人事百年俱变灭,只应题字不尘埃。”今此段文字亦秀劲,足与陆书相配。放翁以宁宗嘉泰三年(1203)升宝章阁待制致仕,居若耶溪。至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辛未是嘉定五年。

笔者注:①《武溪深》诗碑已不存,诗刻亦灭。(见《粤东金石略补注》第一九○页注)

②翁方纲按:“放翁升宝章阁待制致仕”有误。《宋史》卷三九五陆游列传也记载“遂升宝章阁待制致仕”有误。宝谟阁:嘉泰二年(1202)置,藏光宗御制。置学士、直学士、待制为贴职。陆游卒于公元一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宝章阁:宝庆二年(1226)置,以藏宁宗御制。置学士、直学士、待制为贴职。据此得知宝章阁待制是宝庆二年(1226)置,而陆游已逝十六年了。而宝谟阁待制是嘉泰二年(1202)置,陆游以嘉泰三年(1203)升宝谟阁待制致仕。是正确的记载。另翁方纲按:“辛未是嘉定五年”有误,实“辛未是嘉定四年”。

③宁宗嘉泰三年(1203)正月,陆游升宝谟阁待制(南宋宝庆《会稽续志》卷五人物陆游本传载“宝谟阁待制”)。四月,修史成,乞致仕。除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五月,归山阴。四年(1204),致仕。

陆游自乾道元年(1165)以京口俸买宅。乾道二年(1166)罢官归,始居山阴镜湖边“三业别业”。其晚年又在若耶溪下游营建简陋的草庐“石帆别业”。但住“三山别业”的时间居多。开禧三年(1207)正月,方信孺到“三山别业”拜访陆游。

陆游生于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公元一一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卒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一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年八十五。

20093月,陈侃先生撰《陆游尚意的书法艺术及其传世作品》一文发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29卷第2期,内容较为丰富翔实。其经过调查、整理,目前陆游存世的书迹(包括题记、碑刻、拓片)大约有26件。其中摩崖石刻有江苏镇江“焦山题名”,南京钟山“钟山题名”,广西桂林水月洞“桂林陆游诗碑”,广西桂林龙隐岩“诗境”。其对陆游书“诗境”二字判断为陆游早年的书法风格,大约写于40岁左右的论述有误。原文论述如下:

“诗境”:正书,碑石在广西桂林龙隐岩风洞。刻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正月十五日,陆游去世四年以后,有南宋方信孺题字为证。是较为可信的一件石刻作品。从书法看,笔法类似颜鲁公《中兴颂》,刚健豪放,笔意沉雄,陆游早年那种朴实、浑厚、稳重的风格受到大家喜爱,书写风格与“焦山题名”相近,大约写于40岁左右,是不可多得的雅俗共赏之作。

笔者考证:陈侃先生应是没有看到清翁方纲撰《粤东金石略》卷五韶州府金石二《陆放翁书“诗境”字》的方信孺题跋,而误断为陆游40岁左右所书“诗境”二字。其实方信孺题跋明确记载年间:“开禧丁卯(开禧三年,1207)正月书,时信孺丞萧山,而放翁退居镜湖,年八十三矣。”充分说明“诗境”二字为陆游晚年83岁时手书。另可从两人的年龄差距来判断,陆游生于宣和七年(1125),如其所述陆游40岁左右当在乾道年间(11651173),而方信孺尚未出生。等到淳熙四年(1177),陆游时年已53岁(虚岁),方信孺才于是年出生,此年方信孺刚一岁,怎么能向陆游问诗?陆游此时根本没有为方信孺大书“诗境”二字以赠。所以其推断为陆游早年之作,明显有误。

杜海军辑校《桂林石刻总集辑校》上册第291页载《方信孺刻陆游书“诗境”》一文录下:

方信孺刻陆游书“诗境”

诗境,陆游书。此字始刻于韶之武溪,载刻于道之窳尊,三刻于桂之龙隐岩。嘉定七年(1214)正月望(十五日),方信孺孚若。

笔者注:嘉定七年(1214)正月十五日,时任广西提点刑狱的方信孺把陆游赠其墨宝“诗境”二字刻于桂林龙隐洞。“诗境”二字横列,“陆游书”三字居“诗境”二字中,方信孺跋在左方。未见此碑。据拓本录。《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注:拓片长35厘米,宽85厘米。楷书。(参见《桂林石刻总集辑校》第292页“说明”)(吴国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