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名师陈振华
【发布日期:2019-06-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983年,笔者从仙游龙华中学调来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任教,曾与名师陈振华共事过;上个世纪末,我为编撰《名师之光》一书(1999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其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和省委何少川副书记、潘心城副省长皆题词勉励),曾特地几次走访了陈老,采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莆田市中学语文教研会顾问陈振华絮记》一文,收进该书,曾听到不少教坛行家的褒语。

那是本世纪初,陈老预想自己即将前往地下九泉拜会陶行知先生时,又曾特地邀我到其宅闲聊,他上天下地畅叙了自己一生从教的感怀,所以我对他的了解可谓甚深。今年是他辞世六周年,特撰此文,以褒扬其对我市文科教育发展的辛勤努力无私奉献精神。

陈振华先生出身于教育世家,年轻时就立下终身从教之志,其名字正蕴含着一生要践行振兴中华的夙愿。

其祖父陈唐彬系清末秀才,连任县立进群(兴安,即现在兴安新村附近)小学校长27年。他的父亲林翊曾任县立砺青小学校长多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荔城内私塾林立,学堂却廖若晨星。在当年县城,父子同时担任两所县立小学校长的惟有陈唐彬一家。振华老师告诉笔者,其祖父从小就精心指导他念唐诗宋词等文言文,给他留下终生难忘印象。解放后,陈唐彬连续四届担任莆田县政协常委,又是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其书法作品远播东南亚各地,并被选入国家领导人方毅同志题签的《莆田历代书画家集》一书。他的先父林翊,历任仙游师范、德化师范、仙游金石中学教师,于1954年退休。他的两个女儿,系中小学高级教师,还有一个高级医师,曾任城厢医院书记。说明其不但家学渊源,而且教子有方。

其家四代多名从教,实例堪称典型。1994年,莆田市教委主任刘荣玉等领导特地登门,送给陈振华老师“教育世家”的光荣匾,市电视台专门做了实况录像,并传省电视台、被挑选向全省传播。

那是解放前夕,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振华师执教于闽西苏区的宁化一中,他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深受好评。由于当时莆田二中求贤若渴,他从1960年起被调回家乡,到莆二中任教,一直至“文革”期间。来校后上的第一堂语文课,校长黄益三就不宣而战,突然坐到教室后,听他讲课。黄校长听课后高兴地夸奖:“这次我校大赚钱了!”因为当时要调陈振华进校,县教育局要求莆二中必须调出一位老教师支援外校,作为交换条件。黄益三校长听课后认为调进来的要比调出去的强得多,所以称之“大赚钱”。言下之意,就是对振华师的教学能力倍加赞赏。不久,他就被任命为省重点中学语文组副组长,肩负校语文教研的重担。

“文革”期间,在那知识扭曲的时代,陈振华同样受到冲击,他被下放到新县公社仙安大队劳动,如挑草木灰下田施肥、荷锄除草等,都和社员一起耕种,接受“再教育”的山区生活。因他难得能写一手好字,后被大队挑出当文化宣传员。这当然比和社员一起参加重体力劳动,日子要好过一点。粉碎“四人帮”后,他重新走上讲坛,到市教师进修学院,又在我市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方面中大展才华。

他先后从事教学和教研40多个春秋,从闽西到闽中,熟悉的人都称赞他的语文基本功、普通话表达、“三笔”书写、教材分析、课堂组织能力,均堪称省内一流水平。他既注重传统教法,又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启迪学生思路,做到师生互动,课堂生动活泼,不仅学生爱听,同年段同组老师也爱听,连外地市来莆取经者,也多指名要听他的课。

他在担任市中学语文教研会顾问10多年中,一直老当益壮,取得丰硕成果。他一边和本市有关老手一起,精心编辑了《中学语文练习题》一书,受到省内外许多中学师生欢迎;一边又加班加点,自己创作《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辅导》一书,由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从1983年至1987年,前后重版四次,印数达15.83万册之多。这是本市语文著作正式出版发行量最多的一本。省政协原常委、省语文学会原会长、《中学生语文报》总编程力夫曾高度评价该书是中学生备考的优秀辅导读本。其在改变我市中学数强文弱,夺得高考红旗方面,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8年秋,新编的全国统编语文课本出台后,陈振华顾问即同有关老师一起下到本市一些学校抓试点。其中他还花费不少心血辅导和培养教坛新秀,力克群雄,取得突出成效。如1987年辅导莆田四中青年教师吴寿鹏,获全省讲课第三名;1989年辅导莆田二中年轻教师黄雅敏,也获全省第三名(现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1993年指导莆田二中青年教师王丽琴又荣获省教坛新秀之誉,几位课堂教学录像带配有评讲录音,均由省里录制出版,向全国推广发行。

振华师还曾任城厢区政协第一、二届常委,兼文史委副主任,且是市书画家协会会员,他的书法作品已载入《当代书法篆刻名人大全》、《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获有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证书。1993年底,他光荣地被评为“国际银奖艺术家”,作品已被选入《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实为多才多艺名不虚传。

古籍《国语》说得好:“德,福之基也。”陈振华先生一生以德治教,以质取胜,不愧为一代名师,故名闻遐迩,芳名长存,让人久久难忘!(林闻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