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历代高僧大德知见录(六十一)
【发布日期:2019-05-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释道宗】(生卒年不详)

释道宗,不知何许人,明代高僧。九座山,山最高,循岭三十五里,得平坦地五里,院当其要,九峰横前。中一峰荧碧照耀,俨如立笋也。是山有盘髻峰,中多嘉禾,异卉,唐咸通中(860874),智广大师创太平院于此,后人又以智广自九仙山来此宴坐,名九座也。

清乾隆《仙游县志·山川》载:“九座山……巍然高耸者凡九,旧经谓八峰环绕,一峰势若腾翥,又名凤山。宋崇宁间(11021106),寺僧迁葬正觉禅师遗骨,将正觉禅师创建的历代僧人圆寂静化的荼毗塔(木构),改建为三层八角形的空心石塔,徽宗皇帝赐名勒书“无尘”二字,故称为无尘塔,是时九座寺香火非常旺盛,遂成仙游县重要佛教场所。到了元至元间(13351340),突遭火焚。至正十一年(1351),由高僧大辨修复。”

塔通高十四零二二米,底径六零四五米,一层在南北开门,二、三层在四面各开一门。内设螺旋式石阶。塔基以条石砌筑,各层八个角墙都安瓜棱形角柱以承托额枋;额枋上以条础挑承托塔檐。塔巅为莲花葫芦顶。塔顶和底座雕有粗瓣莲花叶,底层下部八面分别浮雕走龙、舞狮等纹饰。正门两侧角柱上浮雕云龙纹。塔墙上嵌带剑武士浮雕。九座寺前所存两座宋代石经幢,为其附属文物。

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由僧永贵重建。世宗嘉靖元年(1522),又被一场大火焚毁。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由僧意空修复大殿。万历十六年(1588),进行重修。先是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九座寺主持遣派释明雪、释熙贤两人到闽南各地建寺弘法。二禅师秉承九座清规,戒律精严,文武同修,精通妙理,法脉滋长,饮誉东南。宪宗成化三年(1467),二禅师在东山县建苦菜寺(后改称古来寺),自此,古来寺遂成九座寺下院,寺中诸多僧众多来自九座寺。

明末清初,九座寺成为反清复明秘密组织天地会的活动场所。考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在东山县新发现的一本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抄秘籍《香花僧秘曲》和新编《东山县志·宗教》“香花僧”条目相印证,可知南少林武僧道宗(万五、达宗)从兴化来铜山组织开展天地会活动,以此作掩护来吸收僧侣,取名“香花僧”。旨在反清复明活动,后逐渐扩散到恩波寺等寺院。道宗禅师本为九座寺僧人,其在东山创建天地会后,不仅在闽南东山、云霄、韶安等地开展活动。更将仙游九座寺及其附近山坳作为训练僧众的场所。至今九座寺犹存当年武僧沐浴石槽和练功石担,石窟上还遗存多处“拳打卧牛”之地。

   【释体玄】(生卒年不详)

释体玄,俗姓陈,名钟岱,字鲁彦,法号体玄,莆田城关庙前人,明末名僧。体玄之祖父陈经邦,字公望,号肃庵。嘉靖四十四年(1565)擢乙丑科范应期榜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六年(1572)充东宫太子朱翊钧讲读官。万历十一年(1583)升礼部尚书兼学士。自为史官至正卿,皆直讲,未尝辍。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卒,赠太子少保,录一孙钟岱入太学。陈经邦家居“大宗伯第”今存庙前街。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四荫叙载:“陈钟岱,以祖尚书经邦荫,官至户部郎中。”钟岱生父曰翰臣,甚有文名,早卒,配祀高贤祠。著有《北游稿》。经邦悼子诗云:“年来不尽西河泪,为尔浮名一解颜。”

其撰《西岩别墅》诗云:“怀坏故山赏,决策谢轩盖。偶然卜兹隐,圣胜如有待。诛茅发奇石,疏涧得清濑。林壑秀相挹,峰峦郁如带。升高一纵目,海色迥明昧。有田在石阿,分水注畎浍。课僮习农务,倚杖立牛背。秋深秫已熟,客至鱼可鱼会。落日闭松扉,寥寥自群籁,兀然坐其中,了与幽意会。即此抚冥栖,何必方之外?”

莆之郡城雷山西麓,有一座为古今龟山寺在城中唯一的一座廨院西岩广福寺,其前身乃礼部尚书陈经邦之别墅。钟岱在万历间(15731620)以荫授户部郎中,仍居于“西岩别墅”,多蓄歌姬以自娱。国变鼎革,钟岱以沧桑之变,倍感凄零,遂毅然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先就所居别墅供佛清修,迎僧驻锡同参,并因其祖父与龟山寺住持月中禅师的佛缘,常上龟山同僧人切磋问道,体玄与师超嵩是西岩广福寺的开山祖师,给谏张松龄舍地二亩为堂。其又令所蓄府中之姬妾歌女,欲改嫁者不留,愿修行者尽居西岩下,另建一座尼寺与其妻共处,诸女眷泣而不去,愿削发为尼。此庵命名“西隐”。钟岱出身宦门,居官数十载,广致声伎,日征歌舞,纵情所欲,放荡半生,灯红酒绿,衣食从优。体玄禅师一从披缁,悃愊无华,自守清规,昼夜精勤,梵修至笃,独荷重任,果得福寿骈增,安享遐龄。当体玄耄耆之年,将西岩别墅改建为西岩广福寺,嘱为龟洋城中廨院,寺中供奉无了禅师塑像。

西岩寺幽堂高阁,有楼双悬,怀满风月。山上有春台,沸云歌树,若登临远眺,满眼青峦,恍见暮雨初收,万林滴翠,于日色含山时,四野墟烟,千家炊气,倍见升平景色,当天际余辉,涂满半天红霞,鸦噪树梢,鹭归阳内,与林间斜影辉映,人称“西岩晚眺”,遂为莆田二十四景之第七景。西山古有共乐台,名相陈俊卿诗云:“共乐台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衣襟。红披荔子千家熟,翠拥筼筜十亩阴。老退已寻居士服,清欢时伴醉翁吟。凭阑四望丰年稼,差慰平生忧国心。”(黄祖绪)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