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延寿陂的灌区及其分水
【发布日期:2019-04-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我们既已论证延寿陂依然灌溉北洋,而且指出这个有1300年历史的古陂由陂首工程、排沙分洪工程、沟渠和泄组成,那么,延寿陂灌区有多大,分成几个部分?

按照陈池养《莆田水利志》,延寿陂灌区172个村,分属8个里,以及东、南、北3个附郭。即今天的西天尾镇、梧塘镇、白塘镇、国欢镇、三江口镇、涵东街道、涵西街道、拱辰街道、霞林街道等地方,梧塘镇等受益面积较小。根据分水得水情况,延寿陂灌区分成三个部分。

1、吴兴筑陂时的灌区。大致相当于吴兴所开发的北洋。依据兴化平原以及南北洋的定义,延寿陂灌区西抵九华山麓,南达木兰溪,北至囊山山麓。至于东面,我们认为,延寿陂灌区东到漏头三江口一线。

吴兴在北洋外围海堤上开了六十几个泄,就是排水涵洞。《八闽通志》说:“濒海之地,环为六十泄,所以杀水也。”泄用于把围垦内多余的水排入大海,那么一定在海堤边或海堤上,泄所在的地方就是当时北洋的边界。其中有三个大的泄,后来修建了陡门(闸门),即西湖陡门、新港陡门和芦浦陡门。前两个陡门今都在漏头三江口一线,证实这是北洋的东面边界。虽然那时涵江已开发,但直等到元皇庆年间才引延寿陂水入涵江,详下文。

北洋的南面边界是木兰溪。平原地区河槽不稳定,河流常常改道,初唐木兰溪在今兴化平原上的河道未必就是今天的样子。但是现在靠近木兰溪北岸,从宁海桥北,经孝部、镇前、涵坝,到荔浦,都有沟渠,说明那时北洋已逼近今木兰溪边,北洋的南海堤就是木兰溪的溪岸。由于木兰溪河道的阻隔,北洋海堤也只能到木兰溪岸边。而荔浦陡门,志书上都说延寿溪从那儿入海,今天看起来,正在木兰溪堤岸上。堤外木兰溪及南洋,那时称之为海。其实那时候南洋也已露出海面,或处于潮间带,还没有成片开发。吴兴的延寿陂灌区,即《莆田水利志》里常太、孝义、兴教、尊贤、仁德、延兴等里的地方,今属于今西天尾、梧塘、白塘镇、拱辰街道。

2、分木兰陂水以溉的灌区。元皇庆年间(1312--1313),分木兰陂水溉北洋。县城及周围地区原来靠几个塘灌溉。《新唐书·地理志》:“莆田西一里有诸泉塘,南五里有沥浔塘,西南二里有永丰塘。并贞观中置。”沥浔塘,据《莆田水利志》:“一名东坡塘。潴(蓄)蔡宅下林之水溉田。”东坡当即今城南乡棠坡。又,《莆田水利志》说:“永丰塘在县西南,汇凤凰山诸水溉南门街沟头田。”诸泉塘,《宏治府志》引宋志云:“在城西一里。”“亦名小塘。”这三个塘灌溉城郊。但是用于灌溉的塘只能看天吃饭,下大雨时漫溢,天旱则底朝天。据元柯举《新港斗门记》,元皇庆年间大旱,“北洋田槁,城内外井亦竭。”三个塘肯定枯竭,没有水溉田,而且连城内供水也成问题。城濠里的水,原来是从潭头桥那儿的延寿溪上开一个小口,但由于干旱,没有什么水进来。对于地方长官来说,城里没水,引起恐慌,是个大事件。于是总管郭朵儿就想到利用木兰溪的水。“因地浚渠,引木兰水委蛇抵城下以灌。”请注意这里只说抵城下,未说进入吴兴的延寿陂灌区。最后在荔浦注入延寿溪。当时引木兰陂水入北洋,主要是灌注城濠,与延寿陂水合,还灌溉沟头,东埔,阔口,顶墩,枋尾,拱辰,荔浦等地,即延寿溪西边、城关的东、南、北郊,今属于拱辰街道和霞林街道。即《莆田水利志》里的东附郭、南附郭、北附郭。渐渐取代原来的塘。

3、分水溉涵江的灌区。分木兰陂水北灌的次年,引水过新港,“复于涵江新港截海道,筑水泄,旁会游洋太平陂等水,以溉望江等里阜山抵海田。”(元柯举“新港斗门记”)这是延寿陂“出水”溉涵江,即《莆田水利志》里的延寿里、望江里,今属于国欢镇、三江口镇、涵东和涵西街道。可证吴兴当年开的北洋,只到漏头新港三江口一线。

延寿陂灌区一再扩大,但吴兴筑陂时的灌区(上述第1部分),一直由延寿陂灌溉。主要通过长生港引延寿溪的水。长生港就是今延寿桥下游约200米,延寿溪北岸所开的分水河道。今延寿溪从使华陂下游直到荔浦陡门,只有那个地方在北岸开口,引水灌溉北洋。赤溪桥下游约300米原来也有一个小口,引水溉长丰、七步等地,现已堵住,由北大开沟引水南下。《八闽通志》说:“长生港即延寿陂口中港也。吴兴于漏塘上开港通溪,港内深八尺,广五丈,其口深四尺,接溪,以大水为则。务欲开拔溪源时水,下海民田获利,遂号长生港。今东厢、延兴、延寿、仁德、孝义诸里田,多仰溉于此水。”延寿里(属于上述第3部分)还有东厢(属于上述第2部分),是元皇庆年间新开的灌区。除此之外,就延兴、仁德、孝义这三里而论,都在吴兴延寿陂的灌区里面。属于这三个里的村子如西洙、东阳(以上属延兴里)、长丰、七步、吴刀、柯塘、魏塘、新港(仁德里)、畅山、大泮、四亭、陈桥、镇前、孝部、西湖、上俞、洋尾、南埕、直奎(孝义里)等,其灌溉沟渠源头都可以溯源到长生港,即分水河,都从延寿溪取水。据《莆田水利志》,这三里共辖104村。

木兰陂虽分水北灌,却没有取代吴兴所筑的延寿陂。木兰陂北渠入延寿溪的地方在荔浦,在长生港下游四公里(直线距离)处,离入海口陡门直线距离仅不到一公里,那地方的海拔高度是4米(海拔高度据“谷歌地球”,下同),也是兴化平原上最低洼的地方。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北洋各地的海拔高度一般都是5-7米,如柯塘5米,显应5米,陈桥5米,镇前5米,漏头6米,七步7米,新港7米,北大7米。木兰陂水无法灌溉那么高的地方,顶多只能溉入延寿溪处周围海拔只有4米的一小部分地方。而长生港海拔高度是9米,居高临下,足以灌溉整个灌区。

延寿陂规划设计合理,工程质量可靠,历经1300年的风雨洪水,至今仍然保存完好。除了“沙壅南岸”那次以外,未闻有什么大修(修后就会有名人硕儒作记),只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以至于有人怀疑她的存在,不会哭的孩子没有奶吃。不过,延寿陂与北洋同在,却是事实。是时候指明她的所在,以便更好地加以利用,给予保护,还历史以原来面目。(余学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