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日融融,和风习习,正是抢农时闹春耕的最佳时机。在仙游书峰兰石村,金黄透亮的枇杷挂满了枝头,漫山遍野的,让人垂涎欲滴,处处可见村民采摘、装袋枇杷的身影,村主干不时带上远道而来的客人、游客,前往种植大户家,介绍、推销当地枇杷的主打品种“解放钟”。
“去年底以来气候温和,没有出现霜冻等自然灾害,今年书峰枇杷比往年早半个月上市,清明节前便迎来枇杷上市的高峰期。今年枇杷的产量也有所提高,产量多的农户,估计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村干部郑文林正埋头忙着装袋枇杷,从泉州特地赶到兰石村的两位实业家,一口气就购买了十箱的枇杷,将后车箱塞得满满的。郑文林1979参军,从老山前线回来后,他来到一家工厂上班,却遭遇到一场意外事故,自己的右脚受了重伤。2002年,他回到家乡兰石村,开始栽植枇杷。青山不语花常笑,绿水无音鸟作歌,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他依靠发展枇杷产业的新动能,致富起来,实现了“盖楼房”的梦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乡村干部组成营销小分队分赴大城市,并由枇杷种植大户组织成立多家枇杷合作联社,引导果农抱团闯市场。合作联社通过下设的货运站,向全国各地水果批发市场准时发货,比以往我们自己销售每千克多卖了1元左右,使枇杷走俏广州、深圳、上海等各大城市。”郑文林一脸高兴说着。
不单是兰石村,整个书峰乡都荡漾着绿色崛起的融融春意。“枇杷之乡”书峰枇杷种植面积1333多公顷,是省定的枇杷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七批枇杷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今年全乡预计枇杷总产值可超过6000万元,其中“早钟六号”优质枇杷占了70%。
为了让果农种出“人优我特”的好枇杷,真正走上科技种果的新路,去年来,该乡通过科技培训班提升种植水平,引导果农发挥地理和气候的优势,严把质量关,发展绿色产业。在乡政府的扶持下,“书峰”牌优质枇杷先后获“福建省名牌产品”“中国名优品牌”等称号,并通过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认证,其中省环保局认定的“书峰乡1000公顷有机枇杷基地”,绿色发展成为书峰当地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 (时报记者 凌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