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籍历史名人留存福州石刻(四)
【发布日期:2019-02-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20、南宋·赵时愿等题记(图16

 

 

位于乌石山道山亭边,南向。摩崖高140厘米,宽110厘米,纵5行,隶书:“淳祐十年(1250)九月,柯山赵希瀞、郃莆赵时愿、林丛、桂衢徐士廉督浚河之役凡八百三十丈,旬日竣事,会两司属僚观焉。是日风高气清,太守宴而众宾欢,因识道山亭之石。字径10厘米。”旁款:“□事黄循父敬书。”字径5厘米。

赵希瀞,字无垢,懿王德昭裔孙,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淳祐十年(1250)以秘阁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督浚河之役指浚福州城外河之役。《闽中金石略》云:“前帅陈垲既浚内河,希瀞复浚外河,修于倍焉,题名所言即此事也。”

林丛,莆田人,生平不详。

此题记记载淳祐十年(1250)九月,福州太守赵希瀞、属僚莆田赵时愿、林丛,桂衢徐士廉督浚福州城外河之役凡八百三十丈之事。

21、南宋·林拱辰等题记(图17

 

位于福州乌石山霹雳岩下,南向。摩崖高213厘米,宽147厘米,纵9行,楷书:“咸淳戊辰(咸淳四年,1268)正月六日,闽之同官池师曾、廖时修、林拱辰、赵育錥、吕大圭、舒文举、赵时锜、庄弥高、方景传、夙师靖、陈举龙、杨思谦、陈松、翁燧、真同祖、游义远序拜于道山亭,时阳岩洪公(洪天锡)帅乡部以馈至,约而不至者黄裳、赵若峻、林应龙、郑文龙、谢举。”

按:林拱辰,字德辅。莆田人。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历官兴宁县(今属广东)知县,朝奉郎,宝祐间(12531258)任福州通判。

赵宗錥,简王元份九世孙,淳祐七年(1247)宗子正奏。

吕大圭,南安人。咸淳七年(1271)知兴化军。

庄弥高,泉州人。淳祐十一年(1251)以迪功郎任仙游县尉。

赵时锜,宗室,居莆田,淳祐元年(1241)进士。

洪公,名天锡,号阳岩。晋江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咸淳间以显文阁待制知福州,历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谥文敏。著有《阳岩文集》等。

22、南宋·刘强甫、赵若瑽等题记(图18

 

 

位于乌石山霹雳岩下,南向。摩崖高170厘米,宽84厘米。纵7行,楷书:“咸淳己巳(咸淳五年,1269)正月七日,三山郑文龙、建安舒文举、廖时修、清源连端懋、三山赵崇錥、延平廖邦杰、清源刘缜、莆阳刘强甫、建安赵崇伳、□阳方景传,建安夙师靖、三山□□、清源曾于善、莆阳赵若瑽、清漳杨思谦序拜于道山堂,时□阳岩先生洪公(洪天锡)帅乡部以馈,来期不至者清源赵崇郛、建安翁燧。”

刘强甫,兴化军莆田县清平里后村(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人。南宋刘克庄长子。官朝奉郎、历晋江主簿、三省架阁、添差福州通判。咸淳五年(1269),强甫时任福州通判。

赵若瑽,莆田人,生平不详。

23、元·郑枃等题记(图19

 

 

位于福州乌石山华严岩东,北向。摩崖高115厘米,宽158厘米。纵8行,隶书:“至正三年(1343)癸未重九(农历九月初九),福唐刘顺老偕子德生、懋生、愿生、恩生、志生为大祖拂尘,莆田郑枃、永阳梁说同拜。”字径13厘米。

郑枃,字子经,郑寅曾孙。兴化路莆田县人。元泰定年间(13241328)授南安县教谕。元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史会要》云:“枃能大字,兼工八分。”其著《衍极》五卷行世,凡古人籀篆以及书法之变,皆有所论。

24、元·郑枃等题记(图20

 

 

位于乌石山石天北,东向。摩崖高200厘米,宽110厘米。隶书:“赵州孟诚伯真、京口蒋天则元用,来游闽中之乌石山,莆田郑枃子经书石,广信章容元度勒字。”字径15厘米。

此题记崖刻由郑枃书石,是研究郑枃隶书的重要实物资料。

25、明·黄仲昭诗刻(图21

 

 

位于福州于山九仙观西南侧舒啸台,东北向。摩崖高95厘米,宽135厘米。纵13行,楷书:“榛莽新芟辟,天然数仞台。烟□□连□,殿阁俯崔嵬。远岫横天断,寒潮到郭回。登临一舒啸,天地旅怀开。

□□陈公重修九仙观成,顾□南山之半有异景,遂命芟夷以为游人登眺之处。予辱公款延纂修《闽志》(全称《八闽通志》),适寓观之东轩,因获侍游焉,爱其高敞幽胜,既赋诗一章,稷请于公名之曰:“舒啸台”,公(太监陈道)欣然手书三大字,命千户王渝并予诗刻于崖石。成化丁未(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秋(农历八月十五),莆田黄仲昭识。”

按:黄仲昭(14351508),原名黄潜,以字行,号未轩,又号退岩居士。兴化府莆田城内东里巷(今荔城区英龙街)人。黄滔十八世孙。明代著名的方志学家、诗人、理学名臣、文学家。

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选庶吉士,次年十月授翰林院编修。十二月,宪宗命词臣预撰明岁元宵烟火花灯诗,与章懋、庄昶三人联名上《谏元宵赋烟火诗疏》阻之,上怒,俱被廷杖,贬官。其贬为湖南湘潭县知县,未行,特旨改任南京大理寺右评事。成化十一年(1475),无意仕途,服阕赴京,遂引疾乞归。于城南门外霞皋村(今城厢区华亭镇霞皋村)筑“俱乐亭”,著书自娱。成化二十年(1484),应福建镇守太监陈道之请,主编《八闽通志》,历经六年始成书,为福建省第一部省志。弘治三年(1490)晋京,初授职为《宪宗实录》纂修官,受忌者所阻,改任江西提学佥事。弘治八年(1495),年届花甲,连疏乞休。归家后,以讲学著书为事。弘治十四年(1501),应兴化知府陈效之请,与原四川右布政使周瑛合修《兴化府志》,完成其中人物部分的编写。其所编志书除上述两部外,还有《邵武府志》、《延平府志》、《南平县志》等。著作甚富,《纲目书法》、《学庸或问》等“羽翼程朱”之作,对宋儒理学有所发明。撰写《辨易卦未济》、《春秋褒贬》、《雅风升降》、《学庸或问》、《通鉴证异》,对前人之说均有所发明。《明画韵编》称其“亦工书画”。其著有《未轩集》十二卷、补遗二卷,收入清《四库全书总目》。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明史》有传。

此诗刻记载福建镇守太监陈道款延黄仲昭纂修《八闽通志》,寓居于山九仙观之东轩。黄仲昭赋诗一章,稷请太监陈道书“舒啸台”三字,命千户王渝并将其诗刻于崖石。  (吴国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