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过春节的习俗区别
【发布日期:2019-01-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我国各地民间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大有不同,莆田和仙游过春节更是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

莆田和仙游,简称莆仙,同系兴化方言语种,汇集一百多个姓氏,散居于全市54个乡镇。随着区划调整,我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莆仙民间传统习俗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大传统的节日,莆仙民间过节习俗大有不同。

相同习俗

在腊月,我们莆田民间都有“扫巡”的习俗。这个习俗,莆田和仙游民间大致是相同的。相同的是: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这一天,可以大办年货,以备过年,但如债务未清者,不能讨债,一旦谁破这个例,就是故意让债主难堪,破来年好运和彩头;当然不但钱讨不回来,还可能引起民间纠纷。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备办丰厚祭礼,祭祀天地神,名为“辞年”。除夕夜俗称“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长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同时,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在自家门口燃起篝火,放鞭炮,从而拉开过节的浓浓氛围。

正月初一,是习俗中最为隆重的传统春节。初一早晨开门要放鞭炮,意为“开春”。全家都穿上新衣服,还要吃线面(长寿面)。仙游风俗:寿面碗面,加“长菜”(指叶子长的菜,不要切断);而莆田寿面碗面一般放油炸紫菜、花生、蛋、香菇等)。长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同时还要煮一大锅干饭供全家人一天吃。衣暖饭饱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串亲访友或“游春”。

不同习俗

在仙游民间,正月初一还有拜年祝寿的习俗。仙游做寿,男女都是“逢十”,五十岁(虚岁)起做寿。正月初一,做寿的一家人都会早早起床,备足茶水及水果拼盘,迎接亲朋好友来家里拜年。前往“寿星”家里拜年,亲朋好友见到“寿星”要说“添福添寿”等祝愿的话语,做寿的家里要给拜年的人一双(两支烟)香烟、两个桔子、四粒糖果,意思是家人双双平安,红红火火图个吉利,生活甜甜蜜蜜。值得一提的是:若拜年祝寿的人年龄小于寿星,但辈分比寿星高,这时寿星往往要回避拜年的人,让家人接待;若拜年的人辈分比寿星高,或拜年的人年龄比寿星高,寿星担当不起一拜,只能选择回避,而拜年的人都清楚这样的习俗,是不会计较的。

正月初二,这天除了邻居外,是不能到人家家里去串门的。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略,大年三十这天打到仙游县,人们都跑到外面躲起来,等到第二天倭寇退走,大家回来一看到处是被倭寇砸坏的房子和被杀的人。由于初一这天是大日子,暂不发丧等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发丧,所以这天也称“探亡日”。

正月初三,是仙游县全年最热闹的日子。这天是仙游做寿(做十)的统一日子。正月初三一大早,主妇们都要提着“红篮子”,里面放着寿面、蛋等祝福的礼品,到做寿的人家祝贺,做寿的主人要把备好的二只“寿龟”、一双桔子、四颗糖果回给他们,当天中午还要请前来祝贺的客人吃寿宴。祝贺的“寿礼”,是很有讲究的。寿星夫妻将在,男人是寿星,“红篮子”里面要放八束寿面、四个蛋、一块布、一对蜡烛、一串炮;若女人是寿星,这些“寿礼”都要具备,还要加“花粉”。寿星夫妻若亡故一人,“红篮子”里的“寿礼”,只能放六束寿面、二个蛋,其他的一样。

寿星的女儿,这时是焦点人物,女儿还要挑着备好礼品的“红袋”到娘家给父母亲做寿,俗称“挑盘”“办盘”,到了娘家还要放自带来的鞭炮,提醒娘家人“寿盘”已到,娘家人得有一个人出来接“寿盘”,挑到祖屋大厅摆放让族人观赏。当日中午的寿宴上,女婿要给每桌客人分烟,数量各地不同,有一桌分两包,也有每人一包烟,女儿则要分糖果。

莆田做寿的风俗,与仙游大有不同。莆田与仙游交界的华亭镇、东海镇、灵川镇的部分乡村也有正月初三做寿的习俗。莆田男人做寿“逢九”,四十九岁(虚岁)起做寿;女人五十岁(虚岁)起做寿。一般会选择在农历八月至十二月间的某个吉利日。辈分比寿星低的要“挑盘”“办盘”。莆田做寿的规模、礼仪习俗比仙游隆重,只是日子没有统一在一年内的哪一天。

做大岁

正月初四,莆田“做大岁”。这一天和大年三十一样的热闹隆重。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

正月初五,仙游“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游民间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做大岁”。(林锦堂)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