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兴化芭与张边华侨村(下)
【发布日期:2019-01-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1,2017年12月9日,马来西亚华文报纸《诗华日报》刊出诗巫兴化场边乡亲组团回乡探亲的报道。




图2,乡情恋恋!林文贵指着老屋说:“祖国的家!”


  (三)

场边村人的迁徙同样来源并借助于蒲鲁士的教会移民运动,场边村最早移民诗巫的是萧照生。1918年,萧照生带同乡共5人来到南洋。先在兴化芭驻脚,像那边的兴化人一样,做工、割橡胶、栽菜,也布田。张边村姓氏是萧(后改肖)姓和林姓,到南洋的萧、林几大家族起先经营橡胶,后来做新鲜海产批发,再到后来做冷藏海产批发。早期逐渐发家的亲戚牵头,一个牵头一个,把老家的亲戚不断往外带,这其中有林梓玉、林乌菊、林冬菊、萧仙景、萧孝江、萧玉先、萧元仁、萧德云、萧政发……

林文贵是第二代移民,1945年出生在莆田灵川镇场边村。当年,为逃避抓壮丁,他父亲林梓玉带着大儿子和一班乡亲逃至马来西亚砂罗越诗巫。1954年,9岁的林文贵跟母亲及三哥,又启程去诗巫并定居下来。

林文贵回忆说——

“我们一路上经过千难万苦,搭轮船经过一个星期才抵达新加坡,在新加坡逗留一个星期,又搭轮船才到诗巫。说起来也好辛酸,大轮船抵达诗巫码头时,一上岸看到的都是高脚房屋,母亲哭成泪人,今后的日子该何去何从?在亲戚的协助下,住屋获得解决。渐渐地,全家经过刻苦耐劳的劳作,有了点积蓄,买下两片树胶园。每天早上,二、三点就得起身割胶了,还要种胡胶补家计。我来了三年之后,我二哥跟我母亲的两个养女又过来了。我一家几乎都来诗巫了,目前还有一个大姐在家乡,她八岁时,就跟同乡的人订婚了。她今年85岁了。我10岁时才进入华文小学读一年级,念完初中,我就停学了,之后就出社会工作了。当时,家里有了一点积资之后,就买了渔船出海打鱼。我也曾经出海捕鱼,后来赚到钱就转行经营酒店业。我大约在1970年左右开张的联邦大酒店,中级型的,当时旅游业不发达,外客很少,只靠本地木山营工人入住收入。楼高4层,有客房35间。渐渐地,住客量有90巴仙(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用语,普通话称为‘百分之’或者‘%’)。经过逐步的改善,每间客房都装上空调,洗手间设备完善,装上自动电话等。我做酒店生意直到退休。”

说到宗教信仰,林文贵说:“在中国家乡时,大多都是信奉神明的,记得家乡住家旁有一间土地公庙,来到诗巫后,大多数人都奉祀了,不过如江口人还是拜神的较多。诗巫这边福州人占大部份,这边有一间大伯公庙宇,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谈到文化传承和反哺家乡义举,林文贵饱含深情:“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总人口约三千万。在我们砂罗越州华人有20多万,各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这边的华人都传承了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切风俗习惯都依据中国古代的传承下来。诗巫场边人大约二千多人,早期分布二个地区,一个叫后埔港,一个叫做兴化芭,这三个地区都是兴化人的聚居地。随着现在地方的发展,有加入其他的族群。兴化族群大多会讲自己的方言,但下一代的子女,因为娶了其他藉贯的女性,如福州人、广东人、厦门人,下一代的子孙就不会讲兴化语,只好用华语交谈。就如我的媳妇,她是福州人,他们用华语交流,方言就不会讲了。我们场边人也成立兴化场边同乡会,来为场边同乡谋福利,我任财务之职24年,现在任顾问一职。张边华侨小学,是由兴化场边同乡会出资筹建,当年由萧孝江乡长带领同乡所筹办,捐款数目不太清楚,也有几十万元。我所知道的,每一位同乡如果有出资马币一万以上,就以一间教室命名,我爸爸林梓玉也命名一间教室。我所知道有命名教室者,有林乌菊、林冬菊、萧仙景、萧孝江,萧玉先、萧德云、萧政发、萧元仁各乡长,除元仁、政发外,全部作古。”

(四)

城厢区宣传部、文联组织的采风团在2017年末采访当天,正值场边宫演出莆仙戏。在咿咿呀呀的唱腔中,在铙钹锣鼓的乐声里,村里请来刚好回国的几位华侨相聚谈心,林文贵,兴化场边同乡会顾问;林福荣,场边同乡会主席;萧纪仁,场边同乡会理事。侨亲林亚荣很健谈,讲起他叔叔林乌菊下南洋往事,颇为动容。

林亚荣叔叔林乌菊是由亲戚牵头带到诗巫的。当时去诗巫的都是在家无出路的,也有人坐帆船去,人就在海里飘荡,飘得到岸就落地生根,飘不到就葬身海里。可以想见,天上白云悠悠荡,海里海水浸骨冷,海风凛凛刮,海浪滚滚打,若非无法,谁愿漂流?从家出发时,林乌菊未满20岁,长兄即林亚荣父亲,因被抓去当壮丁,林乌菊就像一个“无祖蒂(意无家人看管)”的人,吃穿都成问题,无路可走,幸亏亲戚带他去了诗巫,后来才发展得那么好,林乌菊很感激牵头的亲戚。刚到马来西亚时,正值日本人打过去了,三年时间不知留下了多少“炸弹枯”。笔者翻下史料,大约正值二战时期,日本人占领了诗巫,并在诗巫修建机场供军事使用。林乌菊无赚钱路子,起先是到码头给日本人做工,当搬运工。省吃俭用了几年,林乌菊逐步买橡胶山,每期四亩,买下来就成了家当,辛辛苦苦割橡胶卖。后来,跟子孙们逐渐转型做海产鲜品批发,还投资两千万建冷冻厂设仓库做海产冷藏批发,他生意做得大,可以说是张边村华侨里做得比较成功的。场边人在诗巫就三家从事工业,林乌菊在马来西亚成立了一个资产公司,长子林春汕连续当了十二届场边同乡会主席,子辈还有移民新西兰的。

在张边,华侨出资建了张边华侨小学、原张边大桥(9914台风后重建新桥)、华侨纪念馆、华侨图书馆,林乌菊不论大小事均捐献。六、七年前,他还捐资八、九万,在何寨村往张边村的大路间建路亭供人休息。

在林亚荣和几位华侨的口述里,如今老家张边村人的经济及生活水平均高于在诗巫的场边村人数倍。诗巫场边村人无甚文娱生活,晚饭吃完就在家看看电视;老家张边村经济富足,文化生活丰富,晚上跳广场舞的、喝茶聊天的热热闹闹。诗巫场边村人住房都是二层,统一规划,住着舒服,虽说家家买房买车,大多数人月资只够培养孩子、交车的费用;老家近年来建起了规划齐整气派的别墅房,华侨们回乡看了也是打心里高兴。(刘爱红)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