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揭开柳宗元来莆游智泉并改名之谜(四)
【发布日期:2018-12-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福建通志》“智溪”条书影

 

 

四、史志未见智泉由愚溪改名的记载

据莆郡史志,智泉在唐、宋时载籍无名,只是到了明万历间始见诸闽莆史志。考史志,智泉旧名“梅花漈”。明正德间,邑人广西督学陈伯献隐居于此,改名为“智泉”,并作题记。大约于万历三十六、七(1608-1609)年间,莆田县令何南金,在智泉左侧一席之地,构建“来苏亭”并撰《来苏亭记》。陈伯献的“题记”与何南金的“亭记”,是现存最早全面记载智泉瀑布的两篇文献,但均未记述柳宗元对智泉命名“愚溪”之事。  

万历四十四年〔1616〕成书的何乔远《闽书·山川志》,记载莆田的溪、泉,并无“智泉”条目。但在“石室山”条目中,则对智泉记述颇详,曰:“(石室)山后有弥陀岩,智泉之水出焉。智泉水,旧名梅花漈。相传鸡峰道人陈清牧此,有白衣老人叱之曰:‘此仙人圃也,勿牛饮污水。’皇朝邑人提学陈伯献,筑室是山,因名之曰智泉,伯献自为记。”并全文引录了陈伯献的题记①(详后)。又在“八濑溪”条目中,引述何南金的《观止亭记》曰:“(八)濑与智泉並附郭。以瀑则濑之带溪,信不及智之悬崖;以石则濑之光洁苍翠,嵌透玲珑,什佰智泉而无算也(谓不止十倍、百倍)。”②

万历间,邑人林登名作《莆舆纪胜》(万历四十六年〔1618〕成书),专设“智泉”条,对其源流景观记述颇详。言其名称沿革书曰:“智泉,旧名‘梅花漈’,正德间陈督学伯献隐于此,为易今名(智泉)。”③

两则史料的记载较为一致,清楚表明:“智泉”旧名“梅花漈”,而非“愚溪”之名;“智泉”是直接由“梅花漈”改名而来的。这就有力地否定了所谓“智泉”系由“愚溪”改名而来之说,实际上否定了所谓柳宗元将智泉改名“愚溪”的说法。

这里还要指出,生于万历间的林登名,所载莆田胜迹多为亲身经历。然而,《莆舆纪胜》仅记述由旧名“梅花漈”改名“智泉”之事,而未提及“愚溪”之名。窃以为,《愚溪诗序》是反映柳宗元人生转折点的一篇代表作,几乎是古代士人必读的经典之作。林登名是不会不闻“愚溪”的典故。但在记述陈伯献智泉改名字时却只字未提及“愚溪”。这并非疏忽,亦无任何回避的理由,而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   

清乾隆二年(1737),郝玉麟主修的《福建通志·山川志》“智溪”条,曰:“智溪,发源弥陀岩,出三溪口,旧名梅花漈。相传鸡峰人陈清牧牛于此,有白衣老人叱之曰:‘此仙人菜园也,勿饮牛污吾水!’明正德间,郡人陈伯献隐此,名曰‘智溪’,盖反柳宗元‘愚溪’之说云。”④此则史料的亮点,一是以‘智溪’为其异名,二是指出改名之由,猜测大概是反用柳氏‘愚溪’之说。

近见吾莆文史家萧亚生先生新著《兴化古城寻踪》书稿,记述智泉摩崖石刻时,提及陈伯献侄孙陈应魁的《智泉游记》,亦道出伯献命名智泉之意,曰“……遂名其泉曰‘智泉’,目为小九鲤湖,盖象其泉漈若鲤湖,而取为智者之所乐也。”应魁距伯献不远,智泉题刻当为亲见,为郝氏《省志》之说提供了有力佐证。

一百三十多年后,清同治间,浙闽总督孙尔淮主持重纂的《福建通志》,明确谓名之“智泉”,而非“智溪”,但未沿用“盖反柳宗元愚溪之说云”的文字。这种更动,反映了史家治史的严谨态度。

清康熙间,林麟焻《兴化府莆田县志·舆地志》“智泉”条曰:“智泉,发源弥陀岩,出三溪口,旧名梅花漈。相传鸡峰人陈清牧牛于此,有白衣老人叱之曰:‘此仙人菜园也,勿饮牛污吾水!’正德间,提学陈伯献隐此,名之曰‘智泉’。万历中,知县何南金构‘来苏亭’其上,而为之记。”⑤并全文引录何令的亭记。亭记记述智泉的方位、发源与景观特色,以及其观感评价,是一篇记述智泉景观最全面而详细的古代文献,但亦只字未提所谓柳宗元将“梅花漈”改为“愚溪”的事。

清乾隆间廖必琦的《兴化府莆田县志·舆地志》、民国时张琴的《莆田县志》“智泉瀑布泉”条目,基本上沿用林麟焻《康熙县志》的记载。张琴县志云:“(智泉瀑布泉)正德间,提学陈伯献隐此,名之智泉。万历中,县令何南金构来苏亭其上。”⑥清楚表明,智泉旧名“梅花漈”,并无“愚溪”之谓,智泉是直接由“梅花漈”改名而来的。

民国十一年(1922)与二十七年(1938),李厚基主修的《福建通志·山经》,在“石室山”(石室岩)条中,引《闽书》云: “(石室)山后有弥陀岩,智泉出焉。智泉旧名梅花漈,明邑人提学陈伯献,筑室是山,因名智泉。”又引《名胜志》对智泉源流及其景观的记载,但均未提及反用柳宗元愚溪之说命名事,⑦表明后世史家对乾隆省志所言的严谨态度。

综上史料,智泉旧名“梅花漈”,至明正德间,陈伯献更其名为“智泉”;智泉(梅花漈)从未有过“愚溪”之名。这就完全否定了柳宗元将智泉(梅花漈)更名为“愚溪”的传言。

前文已述,柳宗元作为有唐一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名家,如真有将智泉(梅花漈)改名为“愚溪”之事,必为闽莆史家所垂青,视之为盛事而大书特书,绝不可能一字未载。闽莆诸家史志如此一致未加记载,决非史家一时粗疏遗漏所致;只因史无其事而未书,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同此理由,久居此地的智泉命名者陈伯献,与亲历智泉构亭的县令何南金,二人所撰的题记亦均未提及柳氏尝为命名“愚溪”之事。

又,后人唱咏智泉,不少引入白衣老人“毋污吾水”的典故。如佘翔《智泉流觞》、林去疾《智泉》、张琴《题智泉观瀑图》等诗,均有借典。倘若柳宗元游智泉并命名愚溪之事为实,后世诗人必将引典入诗,亦属题中应有之义。可是,所有智泉诗咏,皆未见用“愚溪”之典。

----------------------------

①〔明〕何乔远《闽书》卷二十三,《方域志》。

②〔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卷二十四。(按,厦大《闽书》标点本此句句读不当)

③〔明〕林登名作《莆舆纪胜》,卷八,近郭纪胜。

④〔清〕郝玉麟《福建通志》,卷三。

⑤〔清〕林麟焻《兴化府莆田县志·舆地志》,卷一。

⑥〔民国〕张琴《莆田县志》,卷五。

⑦〔民国〕李厚基《福建通志·山经》,卷五。(阮其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