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 少神、疯、痟神、烧心
笔者在写《小五哥故事》的时候,曾为小五哥的“小”字斟酌再三。莆仙方言称精神病(神经病)为“少神”,“少”上声音同“小”,义为欠缺。郑五哥喜欢卖弄自己,捉弄他人,行为稍带疯癫,莆人谓之“少神坯”。但又滑稽好玩,所以加上“小”字,既好玩又少神,二者兼之。
莆仙方言“少神”,普通话称“疯子”。现代字书把神经错乱、精神失常谓之“疯”。近来几位莆仙方言专家把“少神”,定字为“痟神”。“痟”字既带病壳又音肖,给人既符合科学又同方言音,有毋庸置疑之感觉。可是如此,反而更增添笔者的疑惑,仅“痟”与“神”搭配组词,就不知所云。
“痟”,《广韵》《集韵》《韵会》並音宵,其音与莆仙方言“少神”的“少”很接近,但其义则不符。《说文》释为“酸痟头痛”。《周记》:“春时有痟首疾”。注:痟酸削也,首头痛也。疏:头痛之外,别有酸削之痛也。又《玉篇》:痟渴病也。“痟”亦可作“消”。《史记》:“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病也。”近人根据古书所传“消渴病”之症候:多食、渴饮、溲多、发痈疽等,定为糖尿病,而不是“少神”病。“痟”主要义项是头痛病。有人说头脑出毛病,就和“少神”靠近了。
笔者知道“痟”与头疯(亦作“风”)病相似,但在古书中,头疯病也不是少神病。众人熟悉的《三国演义》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说的是曹操患头风(同疯),头痛难支。神医华佗认为这病是因风涎不能出脑引起的,汤药不能治,须用利斧开颅,取出风涎才能祛病。曹操怀疑华佗要害他,而把华佗处死。后曹操病重,头风贯眼而死。这是说头痛的“痟”也不是“少神”病,所以“小五哥”不能写为“痟五哥”。
那么笔者把精神病写为“少神病”,是根据什么呢?不是根据现代先进科学,而是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我们祖先认为,人有依附形体而又能独立存在的精神,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由其肉体(身躯)和生神(魂魄)组成。肉体不残,而生神欠缺,即患“少神病”。《左传》疏:魂魄,神灵之名,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魄主肉体活动,魂主思想感情,所谓“三魂七魄”。方言说一个精神病者,为“生神魂不足”、“无生神”。人的生神少了些什么,其行为必然失常错乱。
笔者知道“少神”的概念是不符合现代科学观点,中国古代医学认为执掌人的思维是“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想事成”、“心花怒放”、“刻骨铭心”、“表忠心”、“献爱心”……《黄帝素问》注:“多喜为癫(颠),多怒为狂。喜为心志,故心热则喜,而为癫(注)。怒为肝志,火克金不能平木,故肝实则怒,而为狂。”至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才第一个提出思维出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但至今汉语中还是心脑并用,以心为主。“脑筋急转弯”、“脑瓜子好使”、“印在脑海里”……是新词语。至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出现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首创,不能对莆仙方言有影响。“少神”的提法虽然有些老旧落后,但我们不能苛求先人有超前思想。后人也不能硬找一顶科学的帽子让祖先戴上,使之成为一个不今不古的怪物。我们为古老方言寻源,首先必须不能离开彼时彼地的大文化背景,这是大前提,否则就会犯方向的失误。笔者一直运用这个观念指导自己的方言解惑,不知妥当与否,请专家批评指导。
注:今精神病又称疯癫。古医书《黄帝素问》注中对癫狂之病明确指出:“多喜为癫(颠),多怒为狂。喜为心志,故心热则喜而癫”。有人说若嫌“少神”之词落后,何不改为“烧心”。热高度而为“烧”,发热发烧同义,心热则颠,“心烧”更颠。这样既有黄帝的权威,又有“素问”的专业,就没人敢指疵。但笔者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虽然“烧心”与“少神”音很接近,又有古医书作依据,但“生神”之说,普及程度最高,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烧心”与“痟神”一样不如“少神”通俗,故未采纳,可留作参考。(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