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郑纪与思乡桥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8-09-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在仙游山仙西村无尾寨东南向的山脚下,有一个叫苏宫的地方,过去是仙游山“七乡十六角”中的一角。仙西村的主要溪流坝头溪从苏宫横过,将苏宫隔成两半,唯一能将苏宫整片连通起来的是一座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青石板桥,名叫思乡桥。该桥长5.08米,宽0.35米,桥面是两块规格差不多的石板,一块是明朝铺的,还有一块是20世纪90年代由半林的乡贤纪庆铜捐献补上去的。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思乡桥的来历与明朝的郑纪有关。明朝时的苏宫与紫洋连成一片,到处都是荒芜的溪滩,不但长满了野草,而且暗礁遍布,野兽和毒虫不时出没。官尾通往黄坑都是要翻越无尾寨西北边的半山腰,从与德化县交界的五峰尖山脚下的山路经过的。由于坝头溪的阻隔,官尾通往黄坑的这条路要多绕好远的路程。当时官尾和黄坑的村民有时也从苏宫这个地方修条捷径连通两地,但溪岸太宽,干旱时搭建的木桥一下雨就被溪水冲掉。郑纪的老家在官尾坝头,离苏宫不远。有一天,跟着生父纪陆回老家还愿的小郑纪和一个邻居小伙伴从苏宫的小木桥上溜到黄坑的亲戚家去玩。那天刚好碰上倾盆大雨,等雨停时已近黄昏,黄坑的亲戚便护送他们回来,走到苏宫的溪岸一看,原本干旱的溪滩已经蓄满了水,小木桥也不见了,杂草更是迷漫,加上雷鸣电闪,小郑纪吓得哇哇直哭。小时候的这一幕,给郑纪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年以后,已是朝廷重臣的郑纪,有一次陪同钦差王太监回乡查勘受灾情况,在途经龙过隔、黄坑头时,特地绕道紫洋,想回官尾坝头察看家乡的灾情。但赶到苏宫的溪岸时,郑纪看到受灾后的苏宫溪岸更加破败不堪,溪滩上杂乱地堆着杂石、砂砾,而且荒草迷漫下的深潭暗礁更显得狰狞可怖。尽管他见识过其他地方更惨重的灾情,但见到此情此景,郑纪依旧痛心不已。回到县衙,郑纪捐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全部银两,托人交给官尾的里长作为苏宫溪岸溪滩的整治和铺桥的费用,并吩咐乡亲要利用苏宫宽阔的溪滩进行围滩造田,鼓励乡亲们要勇于同自然灾害抗争,开展生产自救。县衙的知县闻讯后,找到郑纪,说他可以从朝廷拨下来的救灾款中拨出一部分银子给官尾围滩造田和铺桥使用。郑纪听后严正地告诫知县:“朝廷拨下来的救灾款是专门用来修补加固木兰溪溪岸及救助沿岸严重受灾的灾民的,仙游山虽然也受灾,但他们不在救灾款救助范围,只能鼓励自救,不得挪用朝廷拨下来的救灾款。”

在郑纪的带动和推动下,苏宫溪岸溪滩的整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破败的溪岸得到了加固,杂乱的溪滩中间修建了一个坚固的堤坝,乡亲们还在坝上架上了一块青石板桥,后人感念郑纪的恩德,称该青石板桥为思乡桥。苏宫的溪岸溪滩虽处险要之地,且曾经多次发生水患,但郑纪捐建的思乡桥却一直屹立至今。

思乡桥,见证着郑纪在家乡兴学劝耕、倡建桥梁的善举,也见证着仙游山当地村民勇于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不屈历程。(戴玉锁)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