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茄与藕、叶与涼
“茄子”是一种常见的下饭蔬菜,几乎不分贫富,每家都食用。莆仙方言“茄”的文读常见有gā(佳)与giē(伽)两音。可是,莆仙方言白话“茄”的音与文读相差很远,是念giáo(桥),这是为什么?
笔者推测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茄”字古汉语文读为jiā(佳),后来又出现giē(伽)的音,而“伽”与莆仙方言“桥”,有点相似。如寺中护法菩萨“伽蓝”(伽蓝爷)。二、“茄”古汉语虽然念jiā(佳),但其义却与“藕”相同。《尔雅·释草》,茄,荷,芙蕖其莖茄。这是说,莲的地下莖(藕)就是“茄”。茄子的形状与色泽也像莲藕。藕,莆仙方言文白读音都为giǎo,同“偶”,与“桥”giáo音相同,只是声调有点差别而已。所以莆仙方言“茄”称为“桥”。
近年从国外引进一种瓜类蔬菜,名叫“蕃茄”,但在莆仙却不称“蕃桥”,而说“蕃加”、“西红柿”或“西浪”。(茄,又称“洛苏”,“西浪”可能是方言“西洛苏”的简省变音。番茄,外国曾称“狼桃”。“西浪”也可能是西狼桃的简省变音。)
莆仙方言中有一句表示不要忘本的俗谚:“食茄(桥)念(捻)蒂(di)”,“茄(桥)好食,离不开茄蒂。”茄蒂不能吃,煮的时候要(捻)掐掉,但不能忘记它。有人不满意这个说法,认为“食茄念蒂”应该是“行桥念记”之误。一般建桥时都在桥的一头竖一块碑记,记载为建桥做贡献的人,俗谚是告诉过桥的人们要念这个碑记,以示感恩不忘本。对这一俗谚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和写法,也饶有趣味,可并存不悖。
莆仙方言中类似“茄”字,文读白话相差很远,写法也不同的例子还很多。下面再举一个常见的字——树叶的叶(葉)。现在作为草木之叶的“叶(葉)”字,只有一个念音yè,而在古汉语中却是多音字。在莆仙方言白话中又添了一个音:niúng,音同“凉”的白话。莆仙方言说搧(shān)动扇子,使空气流动生风来取凉,这个动作不称搧,却称叶(葉)。如《三十六送山歌》:“君读书,奴葉扇。”这两处“树叶”的叶(凉)与“搧扇”的搧(葉),都与“凉”有关。人在长着茂盛树叶的树荫下,就有凉快的感觉,所以称“树叶”为“树涼”。搧着扇子可以生风驱热,也会给人产生凉快的感觉,“搧”也起了像树叶生凉的作用,所以把搧扇子称“叶扇”。名词与动词,动词与名词互换。这是笔者胡思乱想,大胆假设,还需方家们来小心求证。
近来笔者看到有人研究莆仙方言,把树叶的叶,写做“箬”,后来不少人跟风也这样写。本来“叶”字中就有许多使人疑惑之处,这样又在惑上加惑了。笔者查字书,“箬”音“弱”,也可写为“篛”。楚谓竹皮为“箬”。又“箬”,草名,一种根茎似小竹的草,其叶与箨似芦荻,其叶可作笠。可知“箬”是特指一种植物的名称。与作为公共名称的草木之叶的“叶”完全对不上。笔者推测,把“叶”写成“箬”的人,也许是就其音,因为“箬”亦可作“篛”。而“篛”与“嫋”都是用“弱”为音符,“嫋”同“袅”,音为niǎo(鸟)。“叶”莆仙方言称“凉”,“凉”与“鸟”莆仙方言近似,故把叶写成箬。但“篛”只能念“弱”,不能念“鸟”,这样“叶”写成“箬”就不成立了,因为在音义两方面都失去了依据了,笔者这个意思是否妥善可取? (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