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说灰尘,不按字面说灰尘,听起来像烟尘。烟尘一般指的是燃烧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固体颗粒物。通常我们所说的灰尘写出来应该是坱尘。“坱”这个字,最早见于淮南王刘安的门客淮南小山所作《楚辞·招隐士》:“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坱轧,yǎng yà,指漫无边际的样子。《说文解字》:“坱,乌朗切。尘埃也。”按照切音,“坱”字读如莆仙方言的“往”,实际上坱莆仙方言读如翁。坱尘,听起来如“翁农”。
我们一出生就经常听到人们说“坱尘”二字,一辈子都生活在坱尘之中。大气层靠近地球表面这一圈叫做对流层,这里充满了坱尘,坱尘们吸收、反射、散射、折射太阳光线,于是我们有了蔚蓝色的天空,有了白云苍狗,有了朝霞和晚霞。当然,坱尘也赠送我们以各种病原体,各种自然灾害。正因为有了坱尘,我们这个世界多灾多难而又多彩多姿。
可是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坱尘”这两个字怎么写。我也是刚刚学习到的。这无边无际之中充满着的坱尘,也叫做尘坱。柳宗元:“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坱尘,也叫塕埲wěng běng,字典释义:尘土飞扬貌。也可以倒过来说:埲塕。宋·赵叔向:“尘起曰埲塕。”论资历,塕埲是个“后生仔”,远比坱尘晚出世。大概不知道坱尘是哪两个字,人们根据说话的声音就造出来这两个字。我们莆仙人看到尘土飞扬,就说“坱尘坱阿坱”,或者“塕尘塕阿塕”,中间一个坱和塕在方言里都轻读,最后一个坱和塕都读阴平。
《汉语大字典》载: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章炳麟,就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在他的《新方言》里根据发音把坱尘记成鞅党,说连读起来像鞅掌,如果单字使用,则用党。可是他为什么要用“党”字呢?因为这个词里关键字是尘,普通话读chén。《说文解字》繁体的尘,上面是两个土字中夹鹿字,下面两个鹿字,释义:鹿行扬土也。《康熙字典》:“尘,《唐韵》直珍切《集韵》《韵会》《正韵》池邻切,音陈。埃也。《尔雅·释诂》久也。谓尘垢稽久也。《诗·小雅》无将大车,祇自尘兮。”可见,尘读如莆仙方言文读的“沉”字。古代汉语里没有声母zh、ch、sh,所以“尘”字的声母是d。因此章太炎先生把“尘”字记成“党”字,声母是正确的。
那么,“尘”字在莆仙方言里是怎么白读的呢?答曰:“读如文读的‘唇’字,也就是读‘敦’字的阳平音。”说到这里,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莆仙“扫尘”这个习俗和这个词。尘陈同音,扫尘,扫陈也,扫陈迎新也。可是扫尘在莆仙方言中听起来却像“扫轮”或“扫船”。城关和山区的人们说扫尘,听起来像“扫云”。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这个谚语:有岁无岁,“扫轮”做岁。这个词的两个字如果分开说,是扫和“唇”。连起来说,就好像是“扫轮”了。章太炎先生是浙江余杭人,和我们一样,南方很多方言里是不分前后鼻音的,于是,“尘(唇)”就被他记成“党”了。您可以想象出章太炎先生是怎么说“扫尘”的了。
在平水韵里,“尘”字在上平十一真。“尘”字和哪些字押韵呢?这里引用几位唐代诗人的诗句:
唐·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
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里有四句是:“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有下面这些诗句:“辉光随顾步,生死属摇唇。世族功勋久,王姬宠爱亲。街衢连甲第,冠盖拥朱轮。大道垂珠箔,当垆踏锦茵。轩车隘南陌,钟磬满西邻。出入张公子,骄奢石季伦。鸡场潜介羽,马埒并扬尘。”
现在您一定已经明白莆仙人为什么说扫尘听起来像“扫轮”了。原来尘和春、唇、轮等字,志趣相同,情深意切,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坱尘听起来似“翁农”,扫尘与“扫唇”同音,连读起来似乎变为“扫轮”,为什么呢?这涉及到复杂的方言语流音变规律。又如,我们说“扫厝”,听起来是“扫露”,厝变为露;城关人说“扫厝”,听起来是“扫òu”,连“厝”字的声母都丢掉了。好在我们不需要知道规律,经常听,经常讲,自然而然都会正确地说出来。重要的是:我们的莆仙方言听起来好像土土的,其中却充满着古典的文化元素和品位,是很值得莆仙人民自豪和保持的。(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