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 囝、囡、呆、尕、玍、伢...
人生在世,奔波忙碌,只为两件事:一生存。追求自身更好的生活。二发展。延续生命、养育子孙。本则莆仙方言解惑说的是第二个问题,有关孩子的词。
一、子。最早的汉字中是象形字,像一个婴儿(如图)。闽方言,包括莆仙方言,孩子是个会意字“囝”,像一个放在方形保护物(如小床、摇篮之类)内的婴儿(如图)。“囝”音jiǎn,《集韵》九件切。唐顾况《囝》:“果获是苦,囝别郎罢。”自注:囝音蹇,闽人俗呼儿曰囝,父为郎罢。宋陆游《戏遣老怀》:“阿囝略如郎罢老,穉孙能伴老翁嬉。”吴(江淮一带)方言“囝”曰“囡”(音nān)。囡原指女孩,后泛指小孩,流行范围扩展到江南一带。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太湖)渔家日住湖中,自无不肌粗面黑,间有生女,莹白者名曰白囡,以誌其异。”后闽方言也有称小孩为“囡囝”。图画上的人儿亦称“囡囝”。小人书称“囡囝册”。
二、呆。莆仙方言,小孩也称“呆囝”。“呆”《广韵》《集韵》,补抱切。《正韵》《篇海》补道切,音宝,同保。古汉字“呆”同“保”,是会意字(如图),有人以手在保护小孩。后来“呆”由音bǎo如何变音为dai,各字书只道其然,不道其所以然。仅《康熙字典》上说:“呆同保,今俗以为痴獃字,误也。”“獃”《广韵》:“五来切。象犬(本为灵畜)小时未有分别(不灵敏),若獃病。”笔者顺理推测:“呆”原义为安保中的小孩儿,因小孩智力和体力发育尚不足,故亦借以表示痴獃,用“呆”之形,借“獃”之音。其讹变历史最晚也在宋元时代。元宫大用杂剧《死生交》:“我待学踰垣的段木干非是憋,垂钓的严子陵不是呆。”《水浒传》:“惊呆了半晌。”《红楼梦》:“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是呆霸王。”建国后汉字简化,定“呆”字为正字,“獃”字为异体字。再说莆仙方言称小孩为“呆囝”,《西游记》孙悟空叫猪八戒也称“呆子”。这是说八戒愚笨,和中性词“呆囝”不一样。笔者推测,莆仙“呆囝”的“呆”,可能是“崽”字的变音。
三、崽。《广韵》《集韵》並山皆切。扬子《方言》:崽,子也,江湘间凡言是小儿,谓是“崽”。《水经注》娈童丱(丱guàn,幼年)女,弱年崽子。《正字通》囝、崽音义通。莆仙方言“呆囝”,应为“崽囝”。又,莆仙方言对小孩儿昵称为“阿毜(mī)狮”。方言狮与崽音相近,应作“阿毜崽”。有人以为龙虎狮是威武的吉祥物,是用来为小孩镇邪,可存一说。其中“毜”字是莆人独创,汉字中无此字。“毜”应为“蔑”,小也。《方言》木细枝谓之杪,江淮陈楚之内谓之“蔑”。郭璞注:蔑,小儿也。笔者认为“阿毜狮”应为“阿蔑崽”。
四、尕囝。同样是莆仙方言,“小孩”莆田称“呆囝”,仙游称尕囝(gā giě),有人写做“家囝”。“囝”的变音,因仙游方言凡声母ü均变为i。“尕”是北方方言,音gá,年纪小称尕,如尕李、尕娃等。“尕囝”组词,犹如北南方言合璧。“家囝”,如果是称自己的孩子,那很恰当。如家父、家母、家兄、家弟,都是称自家亲属。但用“家囝”来称别人的孩子,就不行了。
再说还有一个与尕同音的怪字:“玍”。莆仙民间当作粗话,是男子生殖器或性交。由“生”不出头联想的。而北方方言“玍”gá是谓调皮或性格乖僻,脾气古怪。例如“玍子”、“玍孩子”、“这个人太玍”等(与莆仙方言“霸连玍”相同)。人们熟悉的“小兵张嘎”,不写为“小兵张玍”、“小兵张尕”,可能北方方言尕、玍与嘠也没有规范统一。
五、伢(yá音同雅)。湘赣方言称小孩为“伢(旧国音符号兀丫)子。”有人认为仙游话称小孩为“家囝”,如不当,可用“伢囝”。
古汉语中“牙”有幼小之义。《后汉书·崔驷传》:“甘罗童牙而报赵。”李贤注:“童牙,谓幼小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牙称为小孩,也作伢。今江南多地方言均称小孩为伢子。
附带说明:莆仙有人把买卖场所中间人写做“伢人”,不当,应作“牙人”。宋·曾慥《类说》卷五六引《刘贡父诗话》:“今有驵侩(市侩)为牙,本是互郎主互市事,唐人书‘互’作‘ ’,以‘ ’似‘牙’,因转为‘牙’。”(古代互郎掌管市场买卖交易事务,“互郎”唐代人把“互”书写象“牙”,从宋代起就已经以讹传讹,互郎转变为牙人。)《水浒传》中“浪里白条张顺在江州做卖鱼‘牙子’。”这是互市经纪人称“牙人”的来由。(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