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山区和北洋平原上的人们称呼女人丈夫的母亲(婆婆),听起来像“达歌”,城区、沿海片和南洋平原上的人们可能称之为“逐(或轴)歌”。可是把“逐(达)歌”写出来,是哪两个字?
女人的娘家,莆田话怎么说?外家!《国语辞典》:女子出嫁后,称其娘家为外家。为什么叫“外家”?古代男子有妻叫有室,女子有夫叫有家。室家,代表成婚或夫妇。孔颖达解释《诗经·周南·桃夭》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说:“‘《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后汉书》里就有:“父子兄弟室家相敬如宾。”就这样,女人的娘家,倒变成了“外家”。当然,“外家”还有多种别的意思。可是为什么莆田话“外家”听起来是“外歌”呢?
“家”字在莆田话里与加、佳等字同音,这众所周知。可是它在诗词中与哪些字押韵?很多字在莆田话里都有两个读音,如人口kiao和阔口kao。“家”字还有没有别的读音?查《词林正韵》和《佩文诗韵》,“家”字和加、佳、巴、茶、牙、芽、叉、虾、衙、爬、杷、渣等字同一个韵。想想看,这些字莆田话怎么说?吃茶,牙人,初二、十六做牙,发芽,刀叉,鱼虾,爬楼梯,衙门,枇杷,骗鬼吃豆渣!既然这些字的韵母a在莆田话里变音为o韵,“家”字会不会有“歌”这样的读音呢?不但有,而且常用,但是只在“外家”和“大家”等两三个词语里。女人和丈夫或翁姑吵架,呼天抢地撒泼放刁,莆田话称之为“除家庭”,听起来却是“除歌庭”。
莆田话称呼女人丈夫的母亲,听起来是“逐(达)歌”。要是我说,写出来是“大家”,您会不会感觉有点匪夷所思?汉语中常用“大”字来尊称上一辈人,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记》里“大母”就是祖母。女人出嫁则有家,她的婆婆当然也是女人,于是就尊称为“大家”。《辞海》:大家,古代女子的尊称;婆婆。现代读音为dàgū。《说文解字》大,徒盖切(切是古代的注音方法:把徒的声母d和盖的韵母ai相拼)。可见“大”字古音和现代莆田话音一样,都读如“待dai”。但是《说文解字》说“大”字在上古时代还有一个写法:亣。读音如达。那么上古音的亣和达怎么读呢?
《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大雅·生民》里有“诞弥厥月,先生如达”。可见“达”字在《诗经》中与阙和月押韵,“月”字古音鱼厥切,读音如现在莆田话的“玉”字。莆田话把达和大(亣)读成“逐”,把“大家”读成“逐(达)歌”,读的正是诗经里的音。
南朝《宋书·孙棘传》记载:孙棘,南朝宋彭城人。孝武帝大明年间,孙棘的弟弟孙萨因抗拒征兵罪判死刑,孙棘与孙萨争着去死。太守张岱把此事依实上奏,皇帝诏书特赦其罪。州里还奉命,拔擢孙棘为官并赐帛给他。故事里孙棘老婆对孙棘说:“君当门户,且大家以小郎属君,岂可委罪?”意思是,郎君你当家,而且婆婆把小叔子付托与你,怎么可以把罪责推给他?这句话里的大家,就是莆田话里的“逐(达)歌”,莆田话也保留了“小郎”(小叔子)这个古汉语词,和莆田城里的地名“筱塘”读音相同。
北宋《太平广记》故事:唐玄宗时期,彝爽被调到四川蓬州仪陇县任县令。他的母亲怀恋故乡,不愿意跟随儿子赴任。几天后,妻子郭氏用自己织染的布匹,为婆母裁制衣服,不慎剪刀误伤手指,血沾到衣服上。妻子对婆母说:“新妇七八年温凊晨昏(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早晚问安侍候),今将随夫之官,远违左右,不胜咽恋。然手自成此衫子,上有剪刀误伤血痕,不能浣去,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媳)妇。”婆母感动得哭了起来。故事中“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妇”,是说婆婆您看到衣服上的血痕,就不会忘记新妇我。
七八年了,还是“新妇”吗?您可不要以为“新妇”这个古汉语词专指新娘!《国语辞典》新妇有四个词义:新娘;儿媳妇;弟妇;泛指妇人。《世说新语·规箴》:“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嘱托之意)新妇。”莆田话里“新妇”是个极为常用的词,还经常“逐歌”新妇四字连用。新娘,莆田话更常叫“新新妇”。“逐歌”与新妇似乎自古是天敌。有一句俗语:“‘达歌’话多,新妇皮厚。”意思是:婆婆老是唠唠叨叨责骂儿媳妇,儿媳妇就会因麻木厌烦而不予理睬。这个俗语对婆婆们正确处理婆媳关系很有警示作用。“逐歌”与新妇如果能够像母女那样宽容对待对方,家庭必定吉祥和睦,幸福有加。
我顺便瞎猜一下,女人丈夫的父亲,莆田话听起来像“逐官”,写出来也许是“大官”。(朱祖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