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兴化小吃“擦粉”
【发布日期:2018-05-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街仓头社有一家“金高擦粉”(莆仙方言)名扬古镇的十里八乡,人们来老街购物或办事后,很多人慕名到“金高擦粉”老店,吃上一碗“擦粉”。那时一碗“擦粉”只有五分钱,可以说是物美价廉、老少咸宜的兴化小吃。

“金高擦粉”店没有招牌,店前搭着一个大火灶,灶台上有一口大锅和一口小锅。大锅现煮“擦粉”,小锅炖着大骨汤。一位个头中等的中年人,腰上束条白布围裙,正在往锅里煮“擦粉”。来店的顾客都叫他“金高”。他有一手烹饪莆仙各种风味小吃的绝活,“擦粉”这样低技术含量的小吃,对他而言简直信手拈来。他在“擦粉”里加了猪血、豆腐,还加了不少的大猪肠末,味道特别好,吃得又爽口,到这里的食客都赞不绝口。所以人们就习惯把他名字和“擦粉”连在一起叫。

每天上学放学,我和小伙伴们都从金高店前走过。很多次我们放学后路过“金高擦粉”店前,都会站在灶台旁边看金高煮“擦粉”。每当看着金高煮出质嫩滑润、味道鲜美的“擦粉”时,小伙伴们嘴里都流出口水来。

每天早上九点左右,不足30平方米的店里顾客纷至沓来,不时还有顾客排起队伍等候。特别是到中午时分,即使加摆上桌子,也无法应付,不少人端着“擦粉”站在店旁吃。一般是过了午后,店铺就关门了。

我曾在小时候听金高说过“擦粉”的来历。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正准备过大年,不料倭寇打来了,老百姓只得往山里逃难。待返回家园时,已是大年初四,于是,便在这一天补过年三十。可是,已经被洗劫一空的家里实在是没有东西可吃,人们只能找到一些零碎的食品,把它们烩成一锅菜肴,这就是“擦粉”。从此以后,莆田就有不少地方过大年时必吃“擦粉”,这成了莆田一些地方的一种传统过节习俗。

在莆仙民间,百姓过节或办家事等往往要煮“擦粉”,如:办婚宴的早晨,要煮“擦粉”分给邻里吃;年底“扫巡”后,全家要吃“擦粉”;有的地方,大年三十中午亦要煮“擦粉”吃。

莆田梧塘镇东坡村,有煮大“擦粉”闹元宵的习俗。其煮法有严格的取料和要求,每锅(直径60公分的深锅)配有线面(或米粉)、地瓜粉、牡蛎、猪血、猪肠、豆腐、蚕豆、冬笋、豌豆、芥兰菜、蒜青、“糖枯”(红糖拌猪肉)等12种,每种3市斤,俗称“十二个三的大擦粉”。这种大“擦粉”别具乡土风味,是这个村闹元宵的一大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擦粉”成为食客们备受推崇的莆仙风味小吃。为了迎合顾客消费心理,经营者对“擦粉”的配料及煮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加上山珍海味,称之为山里“擦粉”和海鲜“擦粉”,更吊足了食客的胃口,可谓一种独到的经营艺术,令八方来客惊叹。(李福生)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