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创作时间地点考索及艺术价值(六)
【发布日期:2018-03-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附录三:国清塘明代归属莆田县“国清里”或“景德里”考辨

明代莆籍著名学者、方志学家周瑛与黄仲昭两位乡贤合著《兴化府志》卷之七·户纪一,莆田县山水部位,页220(清同治十年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水利篇章误把“城山”记述在莆田县“景德里”,以致造成莆田黄石城山脚下之“国清塘”也记述在“景德里”,事实差错,应该给予更正,即“国清塘”在莆田县“国清里”。史料事实如下:

一、国清塘历史渊源,方志学家亦误载。 




▲壶山、谷城倒影国清塘,2001年拍摄,图/陈环



 从明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何乔远所著《闽书》和明代邑人林登名所撰《莆舆纪胜》中记载的“国清塘”具体位置,与宋代莆籍著名理学家林光朝题诗《城山国清塘》内容完全吻合,具体地点是在莆田黄石松隐、竹隐和梅隐三个精舍所在地谷城山麓下庄自然村。本文第一张图片由附近村民陈环先生所拍,摄于2001年,图片摄影地点位于黄石下庄村“客留埕”,它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览谷城梅雪景点驻跸处,坐轿停留的一块埕头,位于照片中这棵“长龙卧波”大榕树旁。

客留埕旁有一座两层小楼,名沧浪楼,极其精致,古色古乡,窗、门、牖、悬屋俱全,窗有园形、六角型、八角型、四方型,是客人观赏谷城梅雪景点的最佳观察处。

南宋莆田慈善家林国钧(号回年,南宋理学家林光朝堂叔)是黄石景德里下庄村人。盖其喜此地偏幽,又择居于此。朱熹来莆期间听林光朝讲学之处“红泉书院”,即系林国钧先生捐资倡建。故其在城山国清塘上所修构林氏宅濯缨池、濯缨亭,朱熹来莆时亦乐为其取名并书题“濯缨亭”和“天光云影”二匾,闽籍多位方志专家学者在其著作中皆记载此事,也真实无误。近现代莆田著名学者宋湖民先生在其所著《南禅室集》中详载:

“宋林回年公墓”:

前年为定庄游,过林回年国钧公墓下,摄一影片携归,其墓地所在,今已不能举其名矣。相传此穴为朱文公熹所定,此说殊可信。文公曾为定庄之“濯缨亭”书匾,其题款云:“新安朱熹为承奉郎回年林先生书”。

至此,朱熹为黄石城山国清塘林氏宅“濯缨池”上所修筑的亭书匾“濯缨亭”的来龙去脉,本来已经一清二楚,但宋先生可能查阅明代两位乡贤学者所著《兴化府刊》所记“城山国清塘”在“莆田景德里”之史料,林回年故居“定庄”明代又归属莆田县“景德里”管辖,故把朱熹为黄石城山国清塘濯缨池所书匾额误为“景德里定庄”村,事实差错。

宋湖民得意门生林镗(莆田知名学者))曾撰文勘正其师宋湖民记述“濯缨亭”在“定庄”之误。收入莆田市政协编《莆田市文史资料》。故林镗先生这种尊重历史事实,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为恩师宋湖民先生所载朱熹曾为“定庄”书“濯缨亭”纠错更正,极具学术良知,实乃可尊可敬也。

另一位近现代莆籍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朱维幹(18931991)教授在其所著《莆田县简志》第二十章·乡贤产地考,页143载:

 谷城之东(应为谷城之南),古有国清塘。塘边有村,曰郑庄(郑庄和定庄皆误,实为霞庄、现在村名下庄,属古横塘七境)。有亭曰:“濯缨”,宋里人林国钧所建,朱熹为之书匾。国钧即倡设红泉义塾(即红泉书院)者(参陈衍编著《名胜志》)。

朱维幹教授此段记载内容疑误同上,多位莆籍著名专家、学者和教授所记载差错,实属以讹传讹,影响巨大,令人遗憾!

 二、“国清塘”具体位置,其位于莆田黄石谷城山麓西边之霞庄(今下庄)自然村(如上图)。黄石的城山国清塘本来只有一个,但因明代著名莆籍史学家周瑛、黄仲昭在两位合著的《兴化府刊》一书中疏忽误记;近现代莆籍几位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再错误引用转载;又因众所周知,林回年旧传居在定庄(亦称郑庄),以致有些文人,媒体人士主观臆想当然,林回年所构国清塘濯缨亭理所应在定庄,但事实真相是:

林国钧虽有旧居住在黄石下庄,但其曾在黄石谷城山上修筑“松隐精舍”、谷城山麓国清塘旁修“林氏宅、濯缨池、濯缨亭”。证据如下:

1、据明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何乔远著《闽书》卷之二十三,方域志,页面557载;

“城山,在壶公山南麓,形如植冠,黄石市主山也。本名国清山,以在国清塘上……旧有兴云洞、呼月台,有松隐、竹隐、梅隐三岩,第遗迹而已。下则国清塘在焉。……国清,一名姑青,唐时置,今林氏宅濯缨池,是水与木兰陂相灌注,澄碧百顷。壶公、谷城倒影其中。”

2、据林光朝在为林回年撰《承奉郎致仕回年林府君墓碣》(见林煌柏主编《艾轩集》页101)载:“先是婚嫁裁毕,即以家事属之二子,杖屦徜徉,唯横塘别墅耳。”此“横塘别墅”即指“国清塘林氏宅、濯缨池、濯缨亭”,宋代“横塘”含今黄石镇横塘行政村和七境行政村(“国清塘”所在地——七境行政村下庄自然村)。

所以,有些可能未见到以上史料的人士,也许传说林回年是定庄人,其所修林氏宅亭和林氏别墅,主观认定皆在定庄村,以致造成如今“国清塘”及其塘上朱熹所题“濯缨亭”和“天光云影”两匾归属地,究竟是在“莆田县景德里定庄”(亦名郑庄),还是在“莆田县国清里霞庄”(亦名下庄),莫衷一是,混淆不清,困扰已久。故此次考述朱熹为黄石国清塘书匾题刻时发现此种现象,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公正予以辨识,探明真相钩沉史实。

三、自宋至明,国清塘归属地详考。

为此,我们得先搞清楚莆田宋、元、明时期景德里和国清里所管辖地,来判断“国清塘”究竟属于谁管辖。笔者查考:

1、莆田县宋嘉祐八年至宋末(1063~1279年)区划:



▲注:宋嘉祐八年莆田县行政区划图   




▲注:明正统十三年莆田县行政区划图


莆田县设6个乡,下辖34个里。其中莆田县东南含以下8里:景德里、国清里、莆田里、连江里、南匿里、胡公里、安乐里、醴泉里。

2、元代,以路治所在地城区及近郊划为四厢;置录事司,与县分治。东厢:即宋代的清平里;南厢:即宋代的嘉禾里;左厢:即宋代的延陵里东部;右厢:即宋代的延陵里西部。

故元代莆田县管辖地由宋代的34里变更后改为31里:

景德里、国清里、莆田里、连江里、南匿里、胡公里、安乐里、醴泉里、常泰里、保丰里、孝义里、延兴里、兴教里、仁德里、尊贤里、永丰里、延寿里、望江里、待贤里、维新里、新兴里、灵川里、文赋里、丰成里、奉国里、合浦里、兴福里、崇福里、新安里、武盛里。

3、明代,弘治时期(1488~1505年),莆田县划分为7区、30里、205图。

其中“景德里”在莆田县东南(现属黄石镇辖地),辖9村:郑庄、东井、东朱、塘尾、圳滨、沙坂、芦坑、窑兜、泽坝。

“国清里”也在莆田县东南(现属黄石镇辖地),辖11村:小横塘、前塘、湖头、塘头、洋城、章桥、坂上、马峰、赤 岺、东津、杨山。

据明代弘治时期莆田县区域划分,“国清塘”,属小横塘(古横塘)地界,即今七境霞庄(今称下庄)自然村,而小横塘(古横塘)系国清里所辖11村之一。

所以,明代乡贤周瑛和黄仲昭在《兴化府刊》 中把黄石“城山”和“国清塘”误归为莆田县的“景德里”。实误,应更正为莆田县的“国清里”。

4、据史书史料记载结合实地景观,国清塘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国清塘是唐贞观年间(距今时间已有千年,故谓“千年国清塘”)所置;其二,国清塘系由人工开挖掘塘(故它既不是土海,也不是湿地);其三,人工挖掘国清塘之水与上游木兰溪之水相灌注,故是江河之水、湖水淡水;其四,国清塘用于储水、灌溉农田等,以备干旱时木兰陂下游,木兰溪水所不及而备用;其五,国清塘系唐贞观年间所置:塘有三十六股,周回三十里,溉田五百顷;宋时阔五十丈,溉田七十顷五十亩;元时部分塘被废为田;至2011年时,国清塘因不断被侵占侵蚀挤兑他用,只剩下不到十亩(2011年,福建电视台所拍影像),但那时近看国清塘仍可现壶山、谷城倒影其中之优美景观,令人神往。

如今,再往黄石参观“谷城梅雪”所在地之谷城山,满目疮痍;所见千年国清塘,有泪无水,痛心疾首。

四、抢救“千年国清塘”,重现朱子“半亩方塘”一一濯缨池。

    笔者前后历时一年之余,在全国首次全面完整系统地进行探索考证朱熹《观书有感二首》笔下真实的“半亩方塘”:它就在福建莆田黄石千年国清塘之濯缨池所在地,科学有据,真实可信。故笔者值此恳切呼吁和盼望政府有关部门,有识之士能够给予高度重视朱熹笔下“半亩方塘”(千年国清塘濯缨池)的抢救挖掘,既是抢救保护这个极具世界性知名度、美誉度的“朱子文化”及其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半亩方塘”,又是在恢复追思传扬中华民族优秀诗词文化。

所以,无论是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都非同凡响,意义深远,影响巨大。政府或社会有识之士可以根据闽中文人大量诗文和丰富的方志所记载景观给予复原和重现,那将是“清新福建,美丽莆田”一道耀眼的文化名片,令世人瞩目和神往的人文景观。江西庐山因“诗仙”李白作《望庐山瀑布》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而遐迩闻名,福建理因亦可依“朱子”朱熹作《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而闻名四海,天光耀眼,恩泽世人。何乐而不为之呢!

附录四:历代名人诗题黄石城山《国清塘濯缨亭》:

(一)、明代诗人周莹《题濯缨亭》

平湖渺渺混阴晴,湖上名亭曰濯缨。

两岸好山澄爽气,四簷芳树带寒声。

坐来白鸟情偏狎,唱微沧浪与更清。

何待临流洗尘垢,此身久已谢浮荣。

国清塘在城山下的名人诗文记载:

(二)、南宋诗人郑耕老《游国清塘题濯缨亭》

涌金门外尽菰蒲,四处行人客上都。

六月国清亭上坐,依稀身若在西湖。

半年行李路漫漫,一夕湖头始识闲。

野鸟飞来啼破梦,绿杨枕上水连山。

(三)、北宋诗人郑伯玉《和夏日国清塘泛舟》

三篙摇漾彩帆轻,胜赏宁辞远郡城。

水满人如天上坐,波澄舟在镜中行。

都无暑气侵衣袖,时有荷香入酒觥。

野老岸前争拥看,知公威齐不喧惊。

湖光渺渺漾轻舟,节近清明水木幽。

尽日海风吹酒面,有时梆絮若人头。

云间列岫晴如画,野外新桑润似油。

老叟更嗟幸好景,青春不得从公游。




▲北宋莆籍诗人郑伯玉《和夏日国清塘泛舟》意境图   图/陈文宁提供


朱文公来莆期间可能读过北宋莆籍诗人郑伯玉《和夏日国清塘泛舟》,其观感与郑伯玉诗意相同,其《观书有感二首》之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名篇中,朱文公诗中“鉴”与郑伯玉《和夏日国清塘泛舟》诗中的“镜”合;朱文公诗中“天光云影”与郑伯玉《和夏日国清塘泛舟》诗中的“如天上坐”意同;朱文公诗中“清如许”与郑伯玉《和夏日国清塘泛舟》诗中的“波澄”意同等等。   (未完待续)文/俞宗建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