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创作时间地点考索及艺术价值(三)
【发布日期:2018-03-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四)、朱熹行踪文献佐证:朱文公(朱熹)曾亲临黄石红泉义斋、谷城山、国清塘、木兰陂。

 

 

 

▲黄石红泉书院  明礼部尚书、民族英雄朱继祚书“古红泉”石刻遗迹尚存

 

▲原黄石红泉书院   院内景观

 

 

▲莆田南山广化寺。

 

 

 

朱熹来莆田黄石城山松隐精舍跟随林光朝求学证据史料如下:

1、《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某(朱熹)少年过莆田[22],见林谦之(林光朝),方次云[23]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与食者数时。好之,念念而不忘。及至后来再过,则二公已死,更无一人能继其学者,也无一个会说了”(参阅笔者考证《朱熹十次过莆时间事件记》,详见本文《附录二》)。

2、《八闽通志》卷之十一:“宋林光朝讲学处,在(莆田)县东南景德里(按:实误,此‘景德里’应为‘国清里’[24])城山(谷城山)上,前临国清塘,上旧有竹隐、梅隐、松隐三精舍。今惟松隐存焉。其巅又有呼月台、兴云洞。宋林光朝讲道于“红泉东井”[25](按:即指“东井书堂”,亦称“红泉义斋”,“红泉书院”,“古红泉”)

3、《兴化府志》卷十五:“东井书堂,在莆田县东二十里,地名红泉东井……林国钧(林回年)曾于东井开义斋邀艾轩(林光朝)为师,四方来游学者,岁不下数百人。文公(朱熹)过之,闻其说得道理精细,为之欣跃不已。……其他如五侯山前有蒲弄草堂,或云金山草堂,谷城山有松隐、竹隐诸岩,皆艾轩(林光朝)与其徒讲道之所。”

4、《闽书》卷之二十二云:“松隐精舍。宋林回年延光朝讲学于此,朱文公(朱熹)曾过之。”

5、《福建通志》名胜志卷十二:“松隐精舍。宋林光朝讲学处。”

6、《福建通志》名胜志卷十二:林光朝除了在东井学堂授徒之外,还与其族人林充、林褒在谷城山松隐精舍传道讲学。

7、清代莆田学者陈池养[26]在《濯缨亭》诗中曰:“艾轩讲学为莆倡,国清之塘威名区。人居金山来城山,平湖击揖频往返。横经蒲弄一席地,论德松隐之岩间。当时紫阳(朱熹号紫阳)闻风至,尤爱于渊饶理致。况复澜回木兰陂(按:朱熹与家住木兰陂旁的木“木兰书堂”主人郑耕老[27]交游甚密,曾造访并游木兰陂。)更得影倒壶公翠。扬清激浊留斯亭(按:濯缨亭)不坠书亭嗟飘零。我今千载寻古迹,惟觉天高遥峰青。”

从以上数则史书所载,可知朱熹曾到福建莆田黄石红泉义斋、谷城山、松隐精舍、广化寺南湖书堂听林光朝讲学,游国清塘和木兰陂。

那么朱熹为何要为林国钧(号回年)在谷城山之麓国清塘上所建的亭取名并书“濯缨亭”,题“天光云影”?

据莆田民国学者宋湖民在《南禅室集》中载:

“宋林回年公墓”

前年为定庄游,过林回年国钧公墓下,摄一影片携归,其墓地所在,今已不能举其名矣。……

文公曾为定庄(“定庄”实误,应为“霞庄”,即今“下庄”)之“濯缨亭”书匾,其题款云:“新安朱熹为承奉郎回年林先生书”。(“定庄”与“下庄”之辨,见《附录三》)。

盖林谦之光朝为文公(朱熹)所敬仰之人,少尝造红泉听其讲学,因而稔知回年公之为人,自亦非常敬佩。况文公夙谙堪舆术,其为之造墓也理固有然。

此外,为《国清塘濯缨亭》题跋的历代名人诗文亦可佐证(见《附录四》)。

四、从创作时间佐证:

笔者考证:朱熹一一六一年春在莆田,朱熹第二次来莆田时间系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夏季朱熹才离开莆田,八月中秋返回武夷山。史实证据:

(一)、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一月,朱熹慕名来莆访黄石红泉义斋,聆听林光朝讲学时,欣悉黄石井埔族人朱德所营造的“群仙书社”[28](按:其与红泉义斋相隔约三华里)培育出大量俊彦,特前往访谒,并在栖宿地莆田壶山书院(按:与红泉书院相隔约九华里),为其赋《群仙书社记》长诗:“莆阳山水冠四方,气毓水南龟屿庄。储才挺秀不易得,今昔往往皆流芳。……莆人说此小瀛洲,群仙跨鹤来倘佯,壶山巍峨兰水沧,先生之风同其长。”(朱熹《群仙书社记》详见《附录五》)

 

 

 

 

▲黄石井埔村显济庙 (群仙书社)

 

 

 

▲宋理学家朱熹像

 

 

▲莆田壶山书院

 

 

 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一月熹书壶山藏修精舍[29](诗文内容详见《附录五》或《井埔村志》,该村志由福建莆田黄石井埔村志编写委员会编,20083月,页22详载)。朱熹亲笔款署时间: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一月熹书壶山藏修精舍(按:莆田壶山书院)

朱文公过莆时栖息壶山书院,望见壶公山,曰:“莆人物之盛,皆兹山(按:“兹山”即指“壶公山”)之秀所钟也”(见《八闽通志》卷之十一·地理,页208)。

(二)、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二月十一日,朱熹又为曾在泉州任同安县丞(按:朱熹时任同安主薄)的朱彦实[30](朱元飞,字彦实,又字希实,仙游赖店乌墩村人)在其家乡仙游所构建的“归乐之堂”作《归乐堂记》[31]:“予尝为吏于泉之同安,而仙游朱侯彦实同僚相好也。……如天之福,异时,获从游于堂上,尚能为侯赋之。”

朱熹亲笔款署时间:绍兴三十年(农历一一六O年)十二月丁卯(十一)。(见《朱熹集》卷七十七·记,第4022-4023页载《归乐堂记》)。

(三)、据束景南著《朱熹年谱长编》页259载:

1、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九月,朱熹往邵武迎哭范如圭,有挽诗(见《朱熹年谱长编》259页)。十月,朱熹见李侗于延平(南平),寓居西林院惟可师之舍,受教阅数月而归。有题《西林院惟可达观轩》诗。

2、朱熹《再题西林寺并序》:“绍兴庚辰(一一六O年)冬(十月),予来谒陇西(李侗)先生,退而寓于西林院惟可师之舍,以朝夕往来受教焉。阅数月(十、十一)而后去[按:朱熹去哪儿?笔者查考:朱熹去莆田。在莆田壶山书院作《群仙书社记》,款识时间: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一月熹书(莆田)壶山藏修精舍(莆田壶山书院)

3、朱熹于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来莆期间,其跟随林光朝到兴化南寺(莆田广化寺)。朱熹在兴化南寺参观“开莆来学”郑露、郑淑、郑庄三兄弟的“南湖书堂”时,题下了《南湖书堂》七绝一首,诗曰:“倡学功高泽且宏,庄流奕叶盛云礽。三贤文献俨然在,云案薪传夜夜灯。”(按:张琴编《莆田广化寺志》收录《倡学祠堂题壁》。本文标题《南湖书堂》与张琴编选的标题略有不同,但两者皆证朱熹曾来过莆田广化寺,并题《南湖书堂》)。

4、据《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

《论林艾轩作文解经》曰:“……尝见九经口义,先说一段冒子,全与所讲不干涉。其说是言‘巍巍乎惟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人看时,都理会不得。某却曾见他口说来,乃是说道:‘巍巍乎者,世上有恁地大底事,惟天有之,惟尧则之。下面又说个巍巍乎者,言此大事,只是天与尧有之,舜、禹都不与此。’盖是取奉光尧,不知却推倒舜、禹。’又云:‘在兴化南寺(莆田广化寺),见《艾轩林光朝言曾点言志》一段,‘归’,自释音作‘馈’字,此是物各付物之意。

某云:‘如何见得?’艾轩云:‘曾点不是要与冠者童子真个去浴沂风雩,只是见那人有冠者,有童子,也有在那里澡浴底,也有在那里乘凉底,也有在那里馈饷馌南畝底。曾点见得这意思,此谓物各付物。’艾轩甚秘其说,密言于先生也”。

笔者判断,朱熹在莆田广化寺见《艾轩(林光朝)言曾点言志》一段:《论林艾轩作文解经》并为《南湖书堂》题诗应为第二次来莆期间所作。

据束景南著《朱熹年谱长编》载:朱熹绍兴三十年(一一六O年)十二月间作《孟子集解稿成》与其妻弟程洵(11341196年)论苏、程之学。

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年)春在莆田作《观书有感二首》,又作《春日》(笔者另文考述,待续)。

5、朱熹《题西林寺博达轩》载:“……壬午(一一六二年)春,复拜先生于建安(建阳)而从以来,又舍于此者几月,师不予厌也。”

那么,朱熹何时自莆田返回武夷山?并于“壬午(一一六二年)春,复拜李侗先生于建安(建阳)?

(三)、笔者综合以下史书史实考证:朱熹(一一六O年十一月至一一六一年三月)来莆跟随林光朝学习期间,曾于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一年)春至南山广化寺、木兰溪木兰陂,黄石谷城山松隐岩精舍,游国清塘濯缨池而作《春日》《春日偶作》《观书有感二首》。

1、据著名学者、朱熹研究专家,当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的刘述先(1934-2016年)先生所述: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春日偶作》《春日》这三首诗创作时间为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年)春。

2、据束景南著《朱熹年谱长编》页167载:

朱熹第一次来莆时间:

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二十四岁。是年六月,朱熹经莆田时,访林光朝,方翥。

据《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载:“某少年过莆田,见林谦之(指林光朝),方次荣(按:当作方次云)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与食者数时。好之,念念而不忘。及至后来再过,则二公已死,更无一人能继其学者,也无一人会讲了”。

3、南宋史学家郑樵[32]《谷城山松隐岩》

青嶂回环画屏倚,晴窗倒入春湖水。

村村丛村绿于蓝,历历行人去如蚁。

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麦陇相纵横。

黄昏倦客忘归去,孤月亭亭云外生。

郑樵生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据郑樵生卒年和其诗作《谷城山松隐岩》获证,黄石谷城山松隐岩精舍1162[按:此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即一一六一年)]已存在。查考林光朝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年)五十岁才考中进士,未上任。故朱熹于一一六一年春随林光朝在莆田黄石谷城山(青山)“松隐岩精舍”听其讲学,时间与事实相吻合。   (未完待续)(文/俞宗建)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