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幸福院
在游洋镇桥光村采访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村里一张新村建设规划鸟瞰图上,竟然将村名改了,一问才明白,原来大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有四分之一的村民在国外,是个有名的“华侨村”,这些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外创业致富不忘支持家乡建设,使之一跃成为乡风文明、敬老成风、爱幼尊贤、奖学爱教的省级美丽乡村“文明村”。
香菇逼着桥光人下南洋
桥光村位于仙游县游洋镇区西部6公里,为省定革命老区村。莆田市第二水缸金钟水库主要来水粗溪上游游洋境第一村。该村辖4个自然村,分别是打铁宫、大坵后、下楼尾、泊度,8个村民小组共1405人。虽有山地12000多亩,而耕地却只有800多亩,是个典型的人多田少的小山村。
在上世纪九十年初,随着游洋香菇城的强势崛起,桥光村利用山多林丰的资源优势,鼓励村民利用冬闲田进行大力种植香菇。但一年下来,一般农户除去成本的开支,剩不了多少钱。有时遇到香菇菌种霉菌毒变,或田间室温控制不顺,导致亏本者比比皆是。
遇上年景不好的,即使是菇丰价贱而伤农,数年下来,全村经济未能有大的起色,有的人家还债台高筑。穷则求变,桥光人开始寻找经济发展突围。
时令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同镇的里洋、沽山、游洋等村有人开始从田间地头洗脚上岸,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走出国门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打工。蠢蠢欲动的桥光人也纷纷求人以“传、帮、带”的形式,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利用勤劳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边学习外语边工作,赚取国门外的“第一桶金”。
经过数年的经验积累和工钱积攒,对发展本不安分的桥光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全球商贸超市领域。于是,新一轮创业潮在这些“华侨圈”中悄然发酵。原村支部书记林加芬老先生至今谈起此事,颇有感触地说:“到了本世纪初,许多人开始前往南美洲经营超市,形成热潮,需要大量的经营成本,村民们把能给银行抵押的财产都抵押出去,最多的时候,村委会一个月之内给十几户人家担保。看到今天大家(华侨)成就,想想那时担保的风险也是值得。”
诚然,现有人口1405人的桥光村,其中在外侨胞或侨眷就有326人,甚至有人在该村美丽乡村的规划图上把地名桥光的“桥”字改成“侨”了。从中反映这个村“侨”字牌的重要性。
用美元垒起的美丽乡村
桥光村老支部林振福最常念的一句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按他的说法,岭头宫在华侨心中就是一个精神家园,庙内的吴圣天妃女神不仅像慈母手中线一般富而思源,优则报效。这种乡风文明同样也在桥光的华侨身上流淌着,他(她)们在思恋故乡的同时,集资在岭头宫侧畔按中国传统建筑方格建立一个古色古香的“慕梓亭”,表达游子们身在异国他乡,心怀桑梓之情,亭台阁榭精致美观,亭前文化广场全部水泥硬化,成为村里建设美丽乡村的一处文化中心。
继慕梓亭之后,村里凡遇到铺桥修路、宗祠修缮、驿道复古、景点开发、溪滩清淤、栈道开通、文物保护等公益事业,只要有人在乡亲的微信群中一发布,华侨们总不落后,而且一呼百应。使桥光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如今,桥光中心村幸福家园建设雏形呈现;以岭头宫为中心,以慕梓亭和幸福院为两翼,辐射到大坵后百年古厝、村尾林氏宗祠(亦称双成庙)、粗溪水磨坊等古迹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如火如荼;粗溪支流的溪岸护坡、河道清淤、兴化古驿道和沽寨关修复等,成效明显;农村一户一宅住房条件改善不断深入,异地改建、旧宅翻建成风,各式的欧派别墅和农家小院鳞次栉比,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竞相辉映;庙宇和教堂衬托成趣。2010-2016年,桥光村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去年,该村还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巧打“侨”牌润侨风
不大的小山村,四分之一的侨胞,是构建文明乡风重要基石。继游洋镇于2017年6月份挂牌成立侨办后,桥光村在全镇率先成立了侨联领导办公室,主席由村委会主任林剑镝担任,村文书林建明兼任副主席一职,并诚聘德高望重的原老支书林加芬任秘书长,还请蔡明良和林冬梅等加盟其中。
一年来,在游洋镇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侨联积极利用各种方式与华侨沟通座谈、交流宣传党和政府对侨政策法规、宣传手册,维护广大华侨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使华侨们情系家乡父老,积极响应“百侨帮百村”活动,踊跃为故乡公益慈善事业不遗余力,移风易俗新风尚走在前,把平时为此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村幸福院免费为老年人午餐捐资二十多万元;一华侨父子遇害身亡,侨联积极发动组织华侨捐资五十多万元;每年为村中七十岁以上老年人拜年,并给七十以上逢十生日的老人“敬老钱”;对村里每年考上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奖优助学……
由于镇、村侨联用情融侨、用爱护侨,使桥光村华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该村文明乡约建立健全,敬老爱幼蔚然成风,扶危济困争先恐后,形成相互奖掖,共同促进,互帮互促的良好局面,去年华侨在南美洲遇难时,家乡父老乡亲也踊跃捐资二十六万多元,通过越洋汇款慰问其妻子和母亲,使遇难华侨遗孀未语泪先流地哽咽说:“还是家乡人不忘身在异国的难侨啊!”
“着力打造侨联工作品牌是我们(桥光)村侨联工作的出发点,积极用‘侨与中国梦’、‘亲情系家乡’、‘生态桥光’、‘侨爱心’、‘侨之家’等工作,吸引侨胞参与,增强家乡党和政府在侨胞中的影响力,增强侨胞对党的向心力和侨联组织的凝聚力。使故乡良好家风家规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并用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感染异国朋友,使致富之路越走越顺。”该村侨联主席林剑镝做好对侨工作信心十足地说。
桥光村巧打“侨”字牌,以侨为桥,桥光村变成侨光村还会远吗?!(林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