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幸福工程项目的受益者,如果不是搭上lsquo;幸福工程rsquo;列车的话,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上致富路呢!”在仙游县城关开办童装店的鲤南镇玉塔村独生子女户毛秀虾春节期间生意特别火爆,碰上熟人上门她就夸起“幸福工程”。原来,她2年前用5000元幸福工程款作为启动资金,又向亲朋好友暂借5万多元进城经营起服装生意,由于服务热情,待客周到,价格公道,质量保证,如今每月收入二三千元,基本解决了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在她的带动下,玉塔村还有连蓉芹等5-6户乡亲到城关开店经营,走上搭“幸福工程”列车勤劳致富的增收路。
“在仙游县,仍有2000多户乡村贫困母亲,她们虽有致富愿望和生产能力,但受缺少资金的困扰一直脱不了贫。只有通过幸福工程项目运作,帮助部分计生贫困母亲通过发展生产、依法经营,才能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该县计生协会会长陈秀贞介绍说。为从根本上保证幸福工程项目的顺利运作,该县坚持每轮发放都精心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项目,给予5000-10000元不等救助,并重视抓好对救助对象的技术培训,近几年来累计举办茶叶、火龙果、文旦柚、马铃薯和蘑菇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共有1000多位计生贫困母亲参加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更好地掌握了劳动生产技能。
为让这些无息救助款真正实现循环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像毛秀虾这样的贫困母亲脱贫,多年来,该县累计滚动投入资金651万元,救助计生贫困母亲1136户,为她们“种”下了脱贫致富的发展项目,受惠人口达4498人。据统计,由于贫困母亲所上的项目富有地方特色、具有市场前景,使得大部分的受助户都有了经济效益,已有90.72%的贫困母亲实现了“如期还款、如期脱贫”的预期目标,这些贫困母亲最低增收4000元,增收较高的能达到近30000元。同时,通过举办文化知识、致富信息、卫生保健知识培训班,定期开展免费咨询、医疗服务,帮助了更多的贫困母亲,避免了因病返贫,提早过上了幸福生活。 (陈国孟)
相关链接:
幸福工程:主要以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围绕“治穷、治愚、治病”,采取“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帮助她们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