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物我一丝纽,轻重分毫几点星。”这是古代衡器店常贴的楹联,意说凭良心做杆秤,轻重刻度,丝毫不出错。随着电子秤的普及,以前那带着秤砣的杆秤已难觅踪影。在笏石镇老街上有那么一家不起眼的店铺,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85岁的林加珍和58岁的儿子林碧青相继在此制作销售杆秤60多年。
林加珍老人介绍,他15岁开始学艺,18岁开店,当时杆秤生意是鼎盛期,携带方便,容易辨识广受欢迎。他二儿子林碧青3岁时患双脚小儿麻痹症,但他身残志不残,18岁开始学制杆秤手艺,学成之后,林加珍将店内事务交给了他。林碧青接下介绍,他说,制作好杆秤不容易,木材选自油刺木,没有木结,无裂缝。制作核心在于精准,从选材到制作,先学“六花”,经过磨秤、称针、刻铜花、封铜,推磨、油漆等十几项工序,制一把小杆秤需要一天时间,大杆秤需二、三天。其中,成形后初磨的杆秤要找出重心,定下提纽的位置,这一工序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没有长时间的磨炼无法快速准确地操作;再则,使用跨度不同的铁规在杆秤标注刻度位置,就非常考验制作者的专注力了;钻孔和钉星花,更是考验坚韧的耐心。全程工序做完之后,验秤这把杆秤是否合格,在售出之前再次验秤,林碧青制作的杆秤若换算成公制,误差在10克以内。
林加珍介绍,上世纪80年代,杆秤曾随着市场经济的升温销量走高,现在受到电子秤等更为精准、便捷的衡器冲击,目前杆秤行业十分不景气。据他了解,莆田及周边除了他这一家,在涵江也仅有一家尚在制作、经营。
林加珍老人和他儿子林碧青现在最担心的是,制作杆秤耗费的精力和体力以及不高的经济回报,一把杆秤制作需要一天,只卖几十元,已无人愿意从事这门手艺。自己的儿子林碧青也做了大半辈子,有个幸福的家,独生女儿林霞就读厦门华侨大学四年级,恐怕孙辈是不会再从事这一行了。
如今常用的弹簧秤、电子秤更为精准、更方便小巧。如今部分上了年纪的人还是会经常想起,当年在嘈杂的市场中,买上几斤水果时,商家满面笑容地指着高高翘起的秤杆说道,“看,绝对合算,这秤杆翘得这么高。”顾客感觉得了很大实惠,高高兴兴地付了钱。传统的杆秤确实比冰冷的电子秤多了几分人情味。 (游文贤 林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