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雷姓祖屋,继续往山上走,我们又发现了两个不可忽视的遗存。
其一是雷姓祖墓。
这个在当地被称为“禄丘”的大墓,显然已多年没有祭扫和修葺了。大墓掩没在枇杷树中,没有一条可以方便行走的小路。但是到得墓前,其规制却也让人肃然起敬。尽管有些部位已经坍塌,但那些石料的考究,反映了当初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尤其是那块字迹清晰可读的墓牌,更说明了雷姓开族者的确定无疑。其文曰:
清,柯山,处士瑞山雷先生配蓝氏孺人,暨男荣峰淑配媳妇黄氏孺人,佳城,乾隆庚寅,仲秋吉旦。
按照《幼学琼林》的说法,“生坟曰寿藏,死墓曰佳城”,可以知道,这个墓是雷瑞山身后由其子孙建造的。雷瑞山生卒年不详。而如果按畲族有“拾骨葬”的习俗,这墓里安葬的是“封金瓮”,那么可以肯定雷瑞山卒年早于乾隆庚寅年。
由雷氏后代雷文华先生提供的一份《莆仙雷氏祖先——雷瑞山》资料载:
根据雷氏家族代代相传,雷瑞山是清朝时代出生于福建闽侯县,青年时期是闽侯雷氏族主。后因受种族歧视流落莆田常太渡里村畲角里。
他在这里安居之后,21岁与金川蓝氏结婚成家。生了三个男孩,长子雷荣峰跟本村下坑黄宗荣家上代黄氏结婚成家;次子雷盛田在仙游湖亭雷元模家上代王氏结婚成家;三子雷君光在莆田南日岛雷吓粦家上代蔡氏结婚成家。
雷瑞山成家之后,带领当地农民开荒山,建筑梯田,建造水渠道。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扩大耕种面积,当地农民生活才过得好些。他一生勤劳俭朴,把劳动中积累剩余钱在上外坑建立一座紫云宫,中间安位盘古神像。乾隆庚寅年间在雷家后建立自己坟墓。
为尊重提供者,上引文字,除明显的错别字径改外,其余全部保留原样。虽然文字简短,但其内容还是与被畲人称为《开山公据》的记载相符的,如封建皇帝赐给他们券牒,准许他们租种山地,不纳粮租,不服徭役等特权,但不得到平原上耕种,不得与汉人通婚等。
关于通婚问题,其与金川蓝氏结婚之事可为证明。金川蓝姓当然也是畲族,现主要居住在“社后”和早田尾。这个“社后”地名或当为“畲后”?在常太的地名中,带“畲”读音的颇多,有的写作“社”“斜”,或“埕”,这类地方通常都是比较偏僻的山区,如“后斜”“下斜”“麻斜”“顶埕”“斜的”等。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它们原初或者就是畲人所居之处?本来应当写作“畲”呢?比如,这“畲角里”过去的门牌也是写作“斜角里”的;而党城的“斜的”至今仍仅有一户蓝姓人家居住在那里。
关于肇迁。上述文字中有一句“后因受种族歧视流落莆田常太渡里村畲角里”,据雷老先生的解释,说是当年闽侯的雷氏族主有二子,一子名瑞山的,来到畲角里;还有一子名瑞云的,则迁往浙江金华。原福建省委党校教授雷弯山即瑞云的后裔。前些年,雷弯山教授仅凭家(族)谱记载,在没有与莆田畲角里联系,也没有任何向导指引的情况下,居然一路寻找到达畲角里,并且瞻望了瑞山之墓。此后,雷教授还数次来访或音讯联系,至今仍然保持通讯。说起这事,雷老先生不禁感叹唏嘘。从雷老先生的描述情况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金华的雷氏一支,其谱牒必定是详细而完整的。
其二是畲田。
在雷瑞山墓的周围都是层层梯田。有的早已荒芜,有的虽然模样还清晰可见,但也都种上枇杷了。这些梯田面积都不大,并且每块田之间的落差都比较大,有的甚至达到一丈有余。但是,田地周围的石砌却相当精细而坚固,确实可以看出当年拓荒的艰辛。
“畲”字来源于“畬”,二种写法,两样读音。前者读“奢”,意为“刀耕火种”,后者读“余”,指刚刚开垦的田。宋莆人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资料来源于网络,谨慎采信!)说明有“畲田”之名。在畲角里所见的这些田,即当畲田。其实,在莆田山区,如新县夹漈、大洋瑞云山等高山地带,现在仍然依稀可见的那古代田园,或亦为畲田?
既然有畲田之谓,那么其独有的种植庄稼,是否也可能以“畲”命名?记得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干旱,早季水稻无法播种,人们在春耕季节过后,采取补救措施,种植了一种旱地稻谷,当时并不清楚叫什么名字,只听长辈们说种“谢稻”“邪稻”或“斜稻”,现在想想,应该就是早先畲人在畲田上种的“畲稻”!
据资料介绍,畲族居住地多有“金竹”“雷公竹”。何为“雷公竹”,不得其详;但是所谓“金竹”,则曾见过。离此地不远的金川村有一角落便叫“金竹坑”(现雅化为金德坑),其得名即来自村内有金竹。按金竹坑当地人的说法,这些金竹相当名贵,厦门的郑成功纪念馆建设之时,就曾不辞路途遥远,专程来此运回几株,以作景观。但在畲角里,却既无“金竹”,也不见“雷公竹”,倒是按雷老先生指点,我们见到了数丛“孝子竹”。所谓“孝子竹”,其故事传说与廿四孝中“孟宗哭竹”相同。
畲人因受歧视,被迫四处迁徙,多于偏僻山区生存。他们披荆斩棘,修筑梯田,既要与毒蛇猛兽搏斗,又要同兵匪贼寇周旋,持续的反抗斗争,养成了他们尚武好战的性格。畲族的棍术、拳术、点穴术和医术,都是相当有名的。历史上的“畲军”“畲丁”,总能在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中,显现他们的身影。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两大事件的狂涛巨浪,越过平原,越过高山,悄然踏进了畲角里。此时畲角里的风雷激荡,烽烟涌起,仿佛是在彰显畲人的品格,诉说畲人的祈求。
雷瑞山的后代雷觉苍,在兴泰里可谓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雷觉苍,1891年出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当而立之年,正是大显身手,大展抱负的年龄。他与乡亲蔡春庭,各拉一支队伍,各据一方,他们在常太里,乃至在整个莆田,都称得起举足轻重的武装势力。
在民间的传说中,雷觉苍是大土匪头。所以,关于雷觉苍的“故事”,一般乡亲们都讳莫如深,能够流传下来的真实情况,少之又少。不过在很小范围内,有时个别“知情”人会透露一些觉苍发迹的内幕。说是当年有一支叫做“十九路军”的部队,被“中央军”围剿而溃败,其中一部分往莆田南向逃窜,结果在濑溪桥遭受惨败;另一小股则往西北方向的常太里转移,当他们处在穷途末路时,选择了逃命要紧。于是,在从畲角里往兴泰的歧头岭路上,丢下了大量的枪支弹药。而聪明的雷觉苍则由此“有枪便是草头王”了。
但是,从雷文华老先生提供的材料看,却不是如此的“江湖”。现照录如下:
1934年10月中旬,莆田县委派陈建新到莆仙交界的外坑开辟游击队根据地。雷觉苍(原是民军营长),他看到当时民军腐失(败)无能,主动交出大批枪支、弹药,并动员之(其)子雷光熙去学参加共产党地下革命工作。之后他去暗投明,被民军发觉,假通知他到福州开会。在福州就地被暗杀而壮烈牺牲。
雷老先生文字中提到的雷光熙,却是实实在在的革命者。
雷光熙,男,1916年8月出生,1933年8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1944年2月11日,在浙江余姚前方抗战中牺牲。
雷光熙的事迹在莆田地方的革命史,尤其是党史中,都有丰富的记载,并且在莆田烈士纪念碑的石刻上也可以见到他的姓名。
据说,当年顶外坑总户数只有46户,而因革命斗争而死难的就有23人,平均每二户就有一人献出生命。在这些死难者中,大部分是被人民政府确认为革命烈士的。其中雷姓的烈士有雷金桐,雷光熙;现其亲属遗失烈士证书的雷金雀,被认定为老游击队员的雷光烈,正在落实身份的雷觉苍。另外,在顶外坑的烈士或老游击队员、老革命等,主要为方、陈、华、杨、赵、蔡等姓的前辈。
畲角里实在是太偏僻了。偏僻得让人们不能正确地书写她的名字;或者,当她的名字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也难免会有人读错字音。虽然现在依然在此地居住的人不多,但是由此走出去的畲家儿女们,却有难以割舍的血脉情深。他们期待回家,他们也期盼外面的人来到畲家作客。畲家不只是乌饭,畲家还有畲歌畲舞、米酒麦酒,还有红菇蜂蜜,山间清泉,岭上白云……(今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