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七月寒热
【发布日期:2017-08-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七月流火”并不是说七月天气如火一样炎热,而是说天时变化的时间节点移动到了“火”,火为星宿名称。方言“六月热路、七月热厝”,这倒是说七月真热,躲在屋子里都觉得热。然而,从民俗节日看,七月(指农历,下同)却是阴冷的。

落在七月份的节气,通常是立秋(方言“交秋”,把季节交给秋天了)、处暑(不是处在酷暑,而是马上就要把暑热处理掉了)。方言谓“交秋一到,一过落雨一过凉”,显然是说气候开始变凉了。《诗经》里也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准备过冬御寒的衣物吧。但是遇到有病的老人,天气热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经验又说“能过小暑大暑,难过交秋处暑。”这又是说七月的热。总之,七月是难说冷热的时节。

七月份的民俗节日,通常有“七月七”(七月七巧)、七月半和七月廿九。这些节俗都与鬼神有关,都会让人感到一股阴冷相侵。

七月初七被现代人很诗意地说成“情人节”。但从“牛郎织女”的故事看,还不如说是夫妻节。牛郎织女的故事应是悲剧性的,历代诗文对其演绎可谓丰富多彩,但很难让人产生喜乐浪漫的想象。好在牛郎出生寒微,渐被人忽略,因而演化成织女唱主角的“乞巧节”。从流传的文学作品看,都不免落入俗套。所谓乞巧,即先假定有个心灵手巧的织女,七月初七那天晚上,要过天河与夫君牛郎相会,人间的姑娘们趁机拿出瓜果之类来讨好她,希望她能教给一二手巧活云云。但是,在民间流传的节俗内容看,实在是生动而富人情味的。方言的七月初七,叫做“七月乞巧”,但是这个“乞巧”音变为“七尺”,所以听农村人讲话,会让人误以为是“七月七尺”。七月乞巧的主要活动是“炒糖豆”。望文生义,“炒糖豆”的正功夫是炒,而食材则是糖和豆,但是望文生义理解的“义”,往往不尽准确。所谓糖豆,家境略好的家庭实际上也包括混炒的地生(花生)。俗语有“地生糖豆、爱吃届老”“糖豆地生,好吃叩天”,即是生动的注脚。

炒糖豆的准备工作要在上午就开始。先把豆和地生用清水浸泡,待浸泡至饱涨时才开始炒。过去农家使用的都是柴火灶和生铁鼎,火候容易控制掌握,因而炒出来的糖豆酥脆适中,甜香诱人,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若把织女看做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那么以此零食来讨好她,自在情理之中。大人们忙完一天农活,吃过晚饭,招呼孩子们吃糖豆,数星星,看牛郎织女相会。孩子们立时欢呼雀跃,农家场院便充满了快乐闹热的气氛了。

在这个时候孩子们是乐意帮忙大人们做些家务活的,比如搬长条板凳,小椅子,乃至扛春凳等,而年长者往往随便在埕沿找个树头、石头,也是可以当“雅座”的。由于农村孩子平时没有游戏娱乐活动,长辈们在这个节日里,十分愿意陪伴孩子们度过这样一个充满神话和诗意的夜晚。尤其是遇上天气晴朗,更是其乐融融,笑语洽洽,洋溢着无限的趣味。七月初七是上弦月,月亮早早出来,象征性地跟人间打个照面即隐去,把整个天空留给了星星。山村的夏夜是清爽而透明的。满天的星星显得格外清晰,加之田野上飘忽不定的萤火虫(方言“暗螟”,或“火星婆”),上下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魔幻世界。在这样的情境中,人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于是各种故事便在微风吹来的草香中编织出来了。

编故事是老年妇女的专长,男人们和孩子们基本上是听众。而年复一年几乎不变的故事,大概都与天上的星星有关。尽管乡村里的人不知道西方的星座,但他们仍然可以给天上的星星以人间可以比拟的命名。

永恒的故事当然是牛郎织女。不过这里的牛郎织女与书上、戏里的有所不同。从屋檐前看上去三颗一直线的是牛郎,所谓“牛郎一直甩”;与牛郎隔天河相望的三颗成等边三角形排列的是织女,即“织女三角粿”。今夜牛郎织女相会,抱头痛哭,流下的眼泪,落在人间便成了甘露,谁滴到甘露,便会一年好运。于是大家要等他们相会时,能滴到甘露,就要有足够的耐心。据说牛郎一个人当爹又当娘,忙得连碗也没时间洗,一日三餐,一年下来积了1000多个碗,织女要帮牛郎洗完这1000多个碗,之后才得与牛郎夫妻相会。这样大约要到凌晨。据有经验的老人说,每年七月初七下半夜,肯定要下或大或小的雨。那就是牛郎织女掉下的眼泪,落到了人间,就成了甘露。农村里流传这么一个笑话,说某人特别想得到牛郎织女的眼泪化作的甘露,于是搬出春凳在晒谷场上睡觉,过了下半夜,实在熬不住,睡着了。有好事者就把鸡屎膏涂上他的嘴巴。等甘露者,在睡意朦胧中就吃了。第二天,恶作剧者故意问那人是否得到甘露,味道如何?那人兴奋地说,得到了得到了,想想那样子既像芽油(麦芽糖,俗称芽油),又像酱油,结果引得知情者捧腹大笑。除了主角牛郎织女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名星”,如“挑酒缸”“姑嫂踏车”等,也是大家热烈议论的对象。晴朗的夜空中,不时会有流星划过,夜越深流星越多越明显。每当流星划过,孩子们总不免会惊叫一声,而大人们总会及时制止。大人们说,那流星实际上“穷人搬家”!穷人被富人逼债,无奈趁夜深人静之时搬家躲债。我们见到了不可以惊叫,以免让债主发觉;正确的做法是用手一指,这样既可以为穷人指路,又不会让债主发觉。乡村中人的仁义善良,于此可见。

七月乞巧过去六七天就到“七月半”。“七月半”顾名思义当为七月十五,但是作为节日,真正是在七月十三、十四两天。农谚有“十三十四,担来担去”之说。所谓“担来担去”是指出嫁女儿给亡故的父母“担头年纸”。“头年纸”的“头年”有二种含义。一是女儿未出嫁时,即有父或母或父母双亡,那么女儿出嫁之后的第一个“七月半”,就要回娘家给亡故父母烧纸钱。二是女儿出嫁之后父母亡故,则在当年的“七月半”烧送纸钱。无论是女儿出嫁之后的头年还是出嫁之后父母亡故的当年,都称“头年纸”。“头年纸”除香烛纸钱之外,主要祭品是猪头。农村中说“生女儿吃七个猪头”,是指女儿给亡故的父母祭祀,共有七次使用猪头。除了这个头年纸之外,还有安葬、祭墓、过七、拜忏等。女儿把猪头担到娘家之后,祭祀仪式由家人主持,一般祭完之后,娘家只收猪腮边一小块肉,剩下的都“回”给女儿。于是女儿又要担回婆家,故曰“担来担去”。

既然连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家祭祀亡父亡母,现各家各户的祭祀活动正是“七月半”的普遍民俗活动。于是有些民俗学者就提议把“七月半”设定为“孝亲节”或“孝顺节”。当然各家的祭祀并不仅限父母,而是上溯到列祖列宗,在呼神时通常是“列代公妈总请”。

常太地方流行的俚歌中有一首名为《长年诗》,其中七月份的是这样唱的:

七月出来七家先,

家家户户纸钱烟,

人那有钱饲公妈,

咱那无钱谁可怜?

家先,即家族家庭先人,方言音“高丁”或“牙丁”。“七月半”的祭品主要是金粿。金粿的“金”是由早稻草烧灰滤液得金黄色的水,称金水;以金水浸米磨浆蒸出的米粿呈金黄色,即称“金粿”。

民间的“七月半”在道教中则为中元节,与上元(元宵)、下元(十月十五)并称;在佛教则是盂兰盆会。现在这“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会”三节合在一起,一般百姓也分不太清楚,只是循例过民俗的七月半,即祭祀家先。至于七月廿九地藏王生日更少人知,在乡村中也没有祭祀活动,故略不记。但又有一种说法是,地藏王生日是七月的最后一天,而农历七月有大月、小月,因此,到底是廿九还是三十,就不甚了了了。(今闲)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