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的主要节日是中秋节。而在中秋节之前的八月初三,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节日:灶公生。即灶公生日。
灶公生的确是个不大不小的节日。就天上神界而言,灶公的级别实在“微不足道”,他仅仅是上天下派人间常驻家庭的纪检监察的神明,其级别当然不如土地公和社公。但是一家人的所有言行举止都逃不过灶公的神眼,并被灶公记录在案,以作为对该家庭“赏罚”的依据。这又让人家不敢等闲视之。从各家灶公的神龛联即可看出灶公的作为:“天上状元府,人间司命神。”“鼎里煮白玉,灶里出黄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则大多为“聚宝盆”。
由于灶公的此等职能,有些人就在心里给他个不敬的称呼,说灶公是“家庭特务”。既然如此,就家庭而言,灶公的生日也不能不表示一下。大约灶公是素食的,所以给灶公过生日也只能素供。民谚“初三灶公生,白粿炒蒜青。灶公吃欢喜,保佑生阿毜”。又云“灶公生开芋门”。芋头种植是农历二月,有“正月姜二月芋”之说,而成熟要到八月底,八月初三芋头尚未“落头”(芋叶枯黄下垂,表示成熟,农谚称“芋落头”。)。但是为了给灶公过生日,挖一个出来,一则给灶公尝鲜,二则借此查看芋头成熟程度。由于灶公素食(俗谓“食斋”),有的人想借此机会,托灶公的福,自己也解解馋,宰鸡宰鸭,于是又有嘲讽的俗语:“老忠老妈好时庚,依借宰鸡灶公生。”“老忠老妈”(老婆)不必确指某人;“好时庚”即嘴馋好吃;“依借”,依据,找借口。
据说灶公还有一个助手,叫做“三尸神”,住在人体内“三焦”的位置,从不露形,所以神龛上就没有位置。这“三尸神”负责收集人们“坏心肠”的情报,有时为了凑任务,他还引诱、教唆人去做坏事,有点人间“钓鱼执法”的样子。民间相信“人间私语,天闻如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大约与这“三尸神”有关吧!
尽管灶公忠于职守,显得刚正威严,但是灶公还有个配偶灶妈,据说却是极为仁慈的,所以俗话常说“灶妈糯米心肝”,意思是灶妈的心肝如同糯米一样软,是极有同情心的。正因为这样,灶公灶妈总是得到全家人的普遍敬重。
八月份初过完灶公生,即进入中秋节。山里乡村的中秋节,俗称秋晚。秋晚并非特指十五日的晚上,而是从农历十二至十五都算作秋晚,在时间分段上有秋晚前,秋晚后之说。乡村里的秋晚,几乎没有文人诗文中记载的那些诗情画意,也看不出团圆思念的浪漫情调,吃月饼,饮酒,赏月,此类高雅之事也极少发生在茅舍蓬门之中。
乡村中的中秋节,主要活动是送节。学徒和出嫁女儿,一年送三次节,中秋节为其一,另二节是五日节和做岁。如果说清明、七月半、冬节是“鬼节”,那么五日节、中秋和做岁就是“人节”了。因此,中秋节没有阴森鬼气,洋溢着的是温暖人情。既然是人节,所以中秋节家庭聚餐,改善一下生活也是情理中事。通常中秋节主食是炒米粉和炖芋头(方言“芋权米粉炒”)。先人传下来的说法是,米粉祝愿长寿,胡子如米粉花白。看来女人不长胡子,也是沾了男人的光,或托男人的福,一样跟着吃炒米粉。至于芋在方言读音里,有将就马虎的意思。过去人生活艰辛,过完八月,很快一年就要过去了,所以说“芋芋了就一年过了”。
山里乡村的中秋节,每家每户都自制“茶糕”以作零食或副食。山里人所制茶糕不同于平原城里的薄荷糕或马糕,或白糕。所谓茶糕,顾名思义,即配茶饮的糕点。茶糕的用料是糯米和硬米按比例搭配,以保证软硬适中。制作工艺大约是,先浸米,使含水量达到要求,再用石椎舂,经筛箩过筛,得到米面,加糖,上蒸笼蒸熟。炊茶糕必须垫以“糕纸”(过去临近中秋,店铺里都会出售专用的糕纸)。关于茶糕铺(垫)纸的习俗,乡村里有个于史无征的传说。大意是,蒙元统治汉族时期,统治者把蒙古贵族人员分配给汉人各家各户供养。入户之前,把各户接收人员先称体重,要求过若干时间体重必须长多少斤。若是养瘦了,供养人家就要受罚。这样养小孩、养畜生还好办些,可是养大活人难度就大了。所以汉人不胜其苦。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有秘密组织就策划了一场杀“番子”(“番子”,对蒙古人的蔑称)行动。组织者以赈济的名义,制作大量茶糕,在八月十五前数天,分发给有接受供养番子的家庭。人们吃茶糕时,发现内中夹有约齐八月十五统一行动,把家中番子杀掉的纸条,就一起行动。大约行动是成功的。所以,后来人为了纪念这次壮举,每年中秋节都要炊茶糕,并且一定要垫以白纸,而茶糕的专用糕纸也就应运而生了。
农历八月的主要农事活动是“落松枝”(方言“落栖古”)。八月份的松枝燃烧值高,主要用于烧瓦,烧瓷器,能卖好价钱,俗称“八月栖”。但是八月份松枝针叶(方言萩,或松柏萩,栖古萩)尚未掉落,因此没有人上山扫萩。
有俚歌《长年诗》唱道:
八月出来八中秋,
主人叫咱去扫萩。
爬山过岭扫不到,
松柏还青目头忧。
(今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