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自行车
【发布日期:2017-11-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施金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并称为“人生三大件”,而自行车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品位、一种态度、一种优越、一种“生活方式”。

那个年代,家里买了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自行车,供我上学之用,我真是爱不释手,不时地把它擦得锃亮锃亮的。那时,人们总是投来羡慕和赞许的目光,说:“这自行车真新!”

每一次骑自行车到城里去上学、办事、逛街、购物,总有一种自豪感、优越感,人也显得格外有精神。这也是骑自行车的小伙子们普遍的感受。那个年代,小伙子们喜欢骑着威武雄壮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而姑娘们则钟情于纤巧优雅的“公主车”(或称“坤车”)。精致小巧的车架,去掉了横梁的设计,让姑娘们可以优雅地从车座前面上车,喜穿裙子的爱美姑娘终于也有车可骑了。坤车的配色也更加亮丽多彩,蓝色、黄色、红色……鲜艳的颜色正配那个年代时髦女性的多彩着装,清风徐来,裙角与长发飘飞,婀娜的身姿如乘风而行……

值得一提的是自行车的后座。这个如今已经在公路车、山地车上“退化”掉的部件,在当时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的,也是自行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人骑行的自行车,因为后座的存在,承载了更多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年轻小伙子的“二八大杠”,后座永远是为心爱的姑娘准备的,是比今天的“买买买”更为庄严的承诺。而成家之后,女孩们的坤车后面安上了儿童座椅;男孩们则拉开了“二八大杠”后面的重物夹,运输起柴米油盐、锅碗瓢盆、鱼肉禽蛋。对于宝宝而言,母亲的车后座是外面的大千世界,父亲的车后座是家里取之不竭的“聚宝盆”。

随着居民的钱包渐鼓,羡慕的目光也渐渐地从自行车转移到汽车身上。自行车不再寄托着人们的骄傲和风光,它们在人行道上被行人侧目,在马路上被汽车的喇叭狼狈地催促,在城市的夹缝里弯弯扭扭地寻求一点容身之地,最后终于在全家喜购汽车的欢声笑语中,静静地被遗忘在柴火间或车库的角落里。

但人们并没有想到,仅仅十来年的工夫,汽车就在大街上“泛滥”了,拥堵在马路上时更是多得令人生厌。人们更没有想到,本以为“再见就是再也不见”的自行车,却“忽如一夜春风来”,再一次蜂拥上街,席卷城市。那些常年沦为机动车停车场的非机动车道,又一次车铃响彻。

挥舞着“共享经济”的大旗,头顶着“解决拥堵”的光环,夹带着“绿色出行”的荣耀,仿佛只是一夜之间,自行车又回来了。

在汽车不再稀罕的时代,人们不再以骑自行车为“耻”,反而把它看成是一种新的时尚。不管你开的是奔驰还是宝马,当骑上一模一样的共享单车,在马路上轻快地“超车”时,顺畅的愉悦感想必骑行者都有体会过。然而自行车虽然“兵强马壮”,目前却还是少了些“制度建设”,多了些“绿林好汉”式的粗放味道。

譬如说,骑自行车也有几条“规矩”:要尽量紧贴右侧骑车,不要在路中间骑,让左右两边都不好走车;要尽量骑直线,不要七扭八歪蛇形走位,影响超车人的判断;停车一定要先靠边,不要在路中间突然刹车下车,免得后面的人反应不及……

放眼今日的城市,汽车日渐普及,灵活的自行车正发挥着帮助人们快速抵达“最后一公里”的作用。这是自行车的新使命,而如何完成好这一新使命,才是真正的挑战。

自行车,愿你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文明有序的新风景。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