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车椅轿
【发布日期:2017-11-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许季

我的孙女出生满四个月了,女儿把那张洗净晾干的车椅轿搬出来,让她坐着。这张历经半世纪、传承三代人的车椅轿,瞬间打开了那扇记忆的大门……
打记事起,我就知道家里有一张车椅轿。母亲说,我、二弟出生四个月后都是坐着它,且都和它相伴了一年多时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三弟出生后过“四月节”那天,外婆挑着一担花篮来家里贺喜。母亲打开花篮盖,我看见内装炒花生、“卫老”小鱼,还有黑色的童衣、童裤、小围裙等。那一天,三弟特别高兴,穿着新衣服,坐在车椅轿里,神气极了。外婆笑眯眯地看着他,嘴里操着兴化方言,念念有词:“吃花生,庆添丁;吃‘卫老’,活到‘老’;穿‘四月’衣,系小围裙,一生衣食无忧矣。”外婆的金口玉言,为老屋增添了许多喜气、福气。
之后的日子里,车椅轿便成了三弟的“乐园”,因为母亲要赶着去生产队“出工”。那时,车椅轿,可谓帮了母亲的大忙。那个年代,社员们一“出工”,家里的老人忙于繁杂的家务活,无暇顾及婴儿,车椅轿便成了看孩子的“保护神”……
后来我结了婚。女儿出生三个月后,妻子把那张车椅轿搬了出来。它完好无损,洗净后,轿腿橙黄,轿中的竹片已被岁月烙红了脸,可它依然不减当年的风采。过“四月节”那天,女儿坐在车椅轿里,妻子用煮熟的猪尾巴、“卫老”小鱼、虾给她抹嘴。女儿初尝“咸荤”,贪婪地舔着,吮吸着,恰似一只小馋猫。我有意逗她,把猪尾巴移开,她就张着小嘴,呢喃着。我又把猪尾巴放在她嘴里,她“吃”得津津有味。中午,妻子还特地煮了“长寿面”给女儿“吃”。只是让她舌头舔舔,就算“秋长”了。按莆田风俗的说法,孩子“秋长”后就能“长命百岁”。从此以后,她就开始吃荤的了。
车椅轿,成了女儿快乐的“天堂”。玩够了,她就趴在轿面“平台”上,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有时把车椅轿翻过身,竖起来,它就成了一张竹方凳,妻子便抱着女儿坐在上面喂米糊。可“小不点”的头老是转来转去,真不好“伺候”。妻子只好站起来,把车椅轿横放在地上,让女儿在里面坐着,再喂她,这就方便多了。
到了周岁后,女儿较少坐车椅轿了。在车椅轿旁,她总要停留片刻,还挺恋它呢。渐渐地,女儿学会走路了,屋里屋外皆是她活动的天地。
有时候我给女儿喂饭,她就故意跑来跑去,逗着我。妻子望着束手无策的我,诙谐地说:“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顿时,我脑子开了窍,便把女儿放在车椅轿里。期间,她又站起来,右腿跨出去,但只能架在轿面边缘。而左腿被车椅轿中间的“竹条座”挡着,且她也没力气提起腿来,只好又坐了回去。她反复折腾着,就是出不去,而车椅轿始终不会倾倒,稳如泰山。
看着调皮的女儿,我笑得合不拢嘴。她闹够了,玩累了,终于乖乖地坐在车椅轿里,让我喂饭。我边喂饭边想:小孩都会走路了,我们还离不开这位好帮手呢。直到女儿三岁后学会自己吃饭,也坐不进去了,车椅轿才默默地回归原处“待命”……
车椅轿,是祖先发明的“宝贝”。而进入21世纪后,它便在竹器市场上渐渐地隐去身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商店里的婴儿床、婴儿车、学步车……真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然而,它们始终无法与稳当、环保、温馨的车椅轿相提并论……
眼前,孙萌宝坐着的车椅轿,多么令人倍加珍惜,让人依依留恋。因为,它记录着婴儿的无限快乐,承载着长辈们满满的慈爱,传递着一代又一代希望的火把……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