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读书漫谈(下)
【发布日期:2017-11-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谷忠

比较起来,当代读书人的夜读要求并不高:一盏台灯、一张书桌即可,有烟、茶嗜好的也不过额外多消费一点。而古代的读书人,有时要求似乎就过于浪漫了,人所熟知的就有“红袖添香夜读书”这样的诗句,说是夜间读书时,最好有温柔佳人在身旁伺候,想来情趣横生,但我就是不明白一个人在读书,另一个人陪站在身旁,如何能专心致志?而且,如你要读几个小时,别人也得硬撑着,陪在身旁默默无语熬几个小时吗?到头来偏又做不出学问,不是叫另一个人枉然伺候了一生?看来这也不合理,甚至有点不公平。但毕竟那是古代,男女不平等嘛。读书人有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不足为奇,要是换了现在,恐怕大多数的女人是不干的!可见时代进步了,也文明了,夜读虽不能呼唤“红袖”听指挥,但拥有的这种阅读自由,却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
其实,人们都知道,这些年社会上一直在提倡读书,许多人已深切认识到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时希望借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作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而读书,在中国更是有着悠久、优良的传统,古人也一直把读书这件事看得特别郑重,甚至对读书环境也格外挑剔,如读书的时段,讲究“春晨秋暮,花朝月夕”;读书的住处,要求“明窗净几”,读书前,“沐浴更衣,净手焚香,正襟危坐”;阅读时,还得做到“凝神敛气,遥恶亲善,口无杂言”。总之,在古人看来,这一切本身就是一种净化灵魂的修行。
现在读书没有这么多要求了,可以随时随地,把读书当成一件自身学习和修养的事就行了。而书读多了,人们自然会认识到:书的确能够滋润心田,慰藉灵魂;而读书的乐趣,各人有各个的所得,自然也难以一一尽述。由此,人人尽可自由地阅读,收获你想收获的一切。
最近看到报上有则消息,说在扬州有个街南书屋,专门辟出了一个10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24小时城市书房,扬州自古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书香城,在这座古色古香、绿树掩映的院落,读书成为赏心乐事。书房无人值守,刷借阅卡就可进入,门口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不大的地方还配置了自助借还机、图书消毒机、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数字资源查询机等设备。又说,像这样的24小时城市书房,在扬州已有5家,书房24小时“不打烊”,该怎样维护?无人值守全自助和绿色环保节能就是答案。城市书房的电灯、空调等设备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城市书房的借还书等程序都可自助完成,无须专人值守。当然,无人值守不意味着无人管理,在读者较多的周末和节假日,会安排管理人员,在每天的重点时段整理维护。
总之,通过这则报道,使我再次笃信读书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其重要性犹如电池用到差不多时需要充电一样。而所谓的文化人,有哪一个不是受了书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走上肩担道义的道路?至于作家与书,更是如同故人;书与作家,也是处处相随。但要是以为作家都是禀于先辈的教诲,一个个都奉行“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时正襟危坐,读的也都是正儿八经的书,那也错了。实际上,有不少日记、传记资料表明:许多作家的兴趣固然在于文学、哲史,但他们却往往喜欢读一些稗官野史,看一点既闲又杂的书。为什么呢?说得郑重一些叫做扩大视野、知识面,说得轻松一点叫做消闲。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杂读闲书也有它的乐趣所在。据说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平时也爱看闲书,诸如武侠小说等。更有人形容看闲书等于抽一支烟或喝一口咖啡,对松弛情绪有益处。事实上,世间各门类的书,由巨到细,可谓知也无涯,总是读一类的书籍,就难免单调,而杂读一些有趣味的书,对自己也是一种调剂。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说过:“人生一世,多知总比不知好。”何况世间万象,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不去了解一二,只是从书上了解,岂不太冤?
不过话说回来,读书虽自由,有夜读习惯的人,到了夜间也得顾及到别人。诸如家人先去睡觉,至少注意不要读出声来,以免妨碍别人的正常休息。特别是读一些有趣的书籍时,切忌笑出声来,把人家吵醒。待到读得两眼发酸、睡意朦胧时,也要记得把灯熄了,再轻手轻脚上床。这是小事,大约都做得到。倒是我和我的文朋诗友都有这样的不满:夜读时常受到外界的干扰。例如,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一扇窗不会过分吧?但是,往往那时,街上汽车、摩托车的声音,以及广场舞和歌舞厅的音乐,却无远弗届地阵阵传来,吵得心烦意乱。因此,逢到那个时侯,只好将两粒棉花球往耳朵一塞了事。实在不行,还有两种办法,一是索性不读了,关上窗就去睡觉;还有一种是如果没有睡意,不妨出去散步几分钟,因为古人还这样说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不过,严格地说,一个人如有真正的读书心境,那是不怕任何干扰的。反过来,不想好好读书,一年四季都可以找出理由,这就像林语堂先生用打油诗指出的那样:“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