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清代木偶戏剧本盼修复
【发布日期:2016-11-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詹建洪向记者展示他家祖传手抄剧本。

老詹一有空就会在家摆弄老旧木偶。

“这是我们家代代相传的木偶戏剧本(手抄本),因为各种原因现在已经破损严重,希望可以得到相关方面的帮助修复它hellip;hellip;”近日,记者在城厢区灵川镇东汾木偶剧团的负责人詹建洪的家中见到了几本残破的莆田木偶戏剧本。詹建洪告诉记者,他们的木偶戏剧团的前身是在莆田颇具名气的东汾重兴班,从祖上开始,詹家就靠木偶戏谋生、发展,也算得上“木偶戏世家”了。在《福建傀儡戏种类与流布》丛书中,就有詹家木偶剧团的介绍。其中记录着“东汾重兴班,为莆田灵川镇东进村历史悠久的傀儡班,该班创建于何时不详hellip;hellip;”而据詹建洪所知,其祖上学傀儡戏已有四代。其祖父詹元林、父亲詹夏兰都是地方很著名的傀儡戏艺人。至今还保存着祖传的旧戏簿、旧傀儡头及演出旧抄本。历经岁月侵蚀,这些旧戏簿和演出旧抄本被虫蛀得七零八落,只隐约可以判断年代为咸丰至民国年间不等。
49岁的詹建洪11岁就跟着祖父学艺并四处演出。80年代,祖父渐渐退出舞台,年轻的詹建洪开始与父亲一起振兴重兴班。90年代中后期,詹建洪开始独自带班,并陆续收徒传授技艺。直到今年6月,重兴班再次重建,重新出发的重兴班更名为灵川东汾木偶剧团。詹建洪的剧团,目前有10个人,算得上规模较大的木偶剧团。一套“柴头仔”,通常有18个木偶。一个木偶有16根线,驼背的丑角则要再多一根线。经年累月的练习和演出,木偶们在詹建洪手里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或把盏挥扇,或笔走龙蛇,或舞枪弄棒,演绎着人间百态。詹建洪时常会拿出跟随自己大半辈子的木偶,仔细擦着上面的灰尘。他说:“30多年前,自打开始学习提线木偶戏,这一学就再也放不下了。所以我希望能找到相关的专业人员,可以帮我把这祖传的剧本修复,这可是宝贝呢!”提及提线木偶戏的现状,他认为提线木偶戏是民间的一种草根艺术,保存着莆田人的民俗精髓,应该传承下去。
从学戏到重兴剧团,詹建洪感慨38年的光阴仿佛只是一转眼间。38年间,他认真打理着木偶戏营生,也用木偶戏影响着一些人。从90年代中期独立带班起,詹建洪就一直不间断地招收学徒,传授技艺。但很多人呆不住,一个一个地陆续离开剧团,只有他的得意门生吕彩英一个人倔强地跟着詹建洪继续学艺,并逐渐成为詹建洪剧团里的“台柱子”。吕彩英告诉记者之所以能把木偶戏表演坚持下来,和演出报酬多寡无关。只是因为她在学艺中看到了师傅对技艺传承的用心、对表演技艺的痴迷,这份真诚和热爱太让她印象深刻了。而与此同时,从詹建洪身上,她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使命:“这是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东西,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和师傅一起把它做好!”
“木偶戏虽然是传统艺术,但和莆仙戏一样,也要有创新,也要与时俱进。”富有想法的詹建洪近期还投资购置了一套大屏幕的LED显示屏设备,“这个时代,所有的事物发展都太快了。为了生存和发展,你只有不断地求精、求新,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危险。” (时报记者 吴芹芹)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