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义芳
1973年秋天,我们这批工农兵学员有幸一同走进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结缘师范;弹指一挥间,夕阳更红,聚会榕城。毕业40周年后的又一个秋天——
2015年11月14日,深秋的榕城,风轻云淡,天高气爽。坐落在西二环旁的牡丹大酒楼迎来49位笑逐颜开的“安之”老者——莆田地区师范七五届(3)班的同学。
曾以为,今生已无缘相聚,只能将遗憾埋入土中;曾以为,同窗时形影不离的好友,就将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曾以为,梦境中一张张难忘的笑脸、身影,都会随风吹走hellip;hellip;然而,四十年后的今天,是同学们的真情、热切、渴望,才使我们能够近半个世纪后再聚首。
四十年前,我们揣着青春梦想,告别了彼此,离开了校园,奔赴榕、莆城乡各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打桩奠基,随后也有改行更道谋得更大发展者,今天都已功成业就,步入含饴弄璋、安度晚年之列。虽然我们已花白了头发,增添了皱纹,但青春的记忆永在,旧时的浪漫常绕脑中。是的,趁我们眼睛尚未太眊,还能走得利索,赶紧聚一聚吧!于是,留住在原籍的八县同学一呼而来,常住厦门市的黄金荣大清早乘动车来了,移居香港多年的任美玉带着给同学的份份手礼专程而至,在湖北创业走不开的陈书福传来贺诗与赠金,远在大洋彼岸的庄明珠无法赶来,特地汇来叙旧茶水费。
我们聚集在美丽的榕城,让时间停驻,在彼此陌生的笑脸上寻觅辨认那遥远生动的面庞、熟悉的身影,在我们今生中,是何等的欢愉之事,值得永生铭记!有缘同窗,午夜梦回,生活中平添了多少乐趣,心海里陡增了多少慰藉——没有孤单寂寞,千里万里再不成距离hellip;hellip;
时间有着消蚀一切的力量,似流水般带走过去的一切,并永不再来。同学们,穿越时空吧,再续前缘,将逝去的光阴再追回来,让欢乐的时光回溯到读书的年代。
尽情的欢笑,尽情的歌唱,尽情的陶醉,此时此刻,这美好时光属于我们,幸福也属于我们!同学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就像是一条流淌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故人相见,世间最大的真诚莫过于师生之情。今天的聚会,我们见到了年过古稀的班主任李元育老师、教语文的严玉顺老师。他们还是那么康健,神采奕奕,风采依旧。恩师的谆谆教诲依然清晰的响在耳边。二老的做人的准则,治学精神,我们一直铭记在心,受益终生。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已离开校门四十年了,四十年的分别,四十年的牵挂,四十年的等待,为今天的相聚,酿造了无数话题。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啊?当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走到一起的时候,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尽的情。所有的经历,丰满亦或贫瘠,枯干亦或潮湿,在渐行渐远的时光里,都将有了温度,有了分量,有了怀想的线索,有了回忆的脉搏。
席间同学们推杯换盏互相说着心里话,倾诉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以及上学时的桩桩趣事,一阵阵笑声在餐厅里荡漾、流淌,那种浓浓的同学情、师生情在一次次干杯中得到升华。真可谓:四十载同学离别情?,酒未沾唇已动容。多少欢笑、多少故事,在校园时点点滴滴的往事,多少次出现在你我的梦里,闪现在我们面前。
如梭的岁月,把我们推到了坦然处之的年岁。如今,我们少了一些轻狂,多了一些成熟;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沉稳。不论我们的境遇如何,都让我们学会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珍惜友情。为让四十年相聚不过于短暂,筹备组安排了榕城游览活动,于是屏山之巅的镇海楼上,古典园林西湖的菊花展旁,古色古香的七巷三坊里,留下了我们铿锵步履朗朗笑语。
承榕赠书无疑是同学聚会间一道亮丽风景。这位昔日腼腆低调的同学却是后来主宰一方文化宣传教育的县官。今天他把县里最具特色的文化成果与大家分享。
聚会留影是必须的,于是两天的相聚,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幸福写在脸上,情谊深埋心里,都说要把合影陪伴终身,留待日后走不动时再细细品味。
为让我们的聚会不再有长久的等待,让友谊之花常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建议,成立莆田地区师范七五届(3)班同学会。目的是增进友谊,互帮互助,研究商讨大家共同关心的事项。经大家酝酿共同推举张承榕为会长,薛景炜、敖峭峰为副会长,朱义芳为秘书长,张子来、黄嵩野为正副监事长。
这次成功聚会不可忘记先期参与筹备的13位同学,特别是家在榕城的几位同学为活动提供了诸多方便,连峭峰同学的先生都不遗余力地投入进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天的相聚,明天又要各奔东西。不要问我们何时再相逢,也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重聚,期待着到老的时候,还能象今天一样有着年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