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地躬行于方寸纸页间,我蓦然发觉自己的渺小;细细地抚读着毫厘小字,我方才省出内心的浅薄。在历经了悲欢离合、时移境迁之后,我们自感沧桑,自翊成熟,于庸碌中用浮华与躁动尘封了读书的闲适心境。此时发现,生活五味杂陈,无一味我能细细道出;人生跌宕起伏,无一事我能淡然处之。茫然,从一颗不再年轻也未曾老去的心中滋生。此时我想起了孩提时的我——
那时的我,也是茫然的。在懵懵懂懂中,闯入了书中的世界——这书,仅是课本而已。在那物质匮乏的时代、在那闭塞落后的农村,这是接触文字的唯一途径了。惊诧,因字里行间的新奇;茫然,则缘于内心强烈的冲动并无法助我驾驭心中有限的文字。这种茫然,更促使我在书中苦苦追寻——我多么希望从中找到掌玩文字的规则hellip;hellip;
及至到了青涩时代,这种追寻,却也在我心中沉淀了几分超然。那是莫名神伤的年岁,我热衷于伤痕文学,常留连于乡土的哀情中。年少的轻狂我未在生活中挥洒。别人风花散尽,我的雪月独自寂寥;别人迷醉笙歌,我在书间夜舞。也曾感慨年华的轰轰烈烈,也曾在热闹的夜色中对影自怜。但,只需一壁灯光,一本好书,足矣!
何曾想,几番世事浮沉之后,生活,抑或是生存,竟至于朦胧了书在我心中的印象? (蔡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