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精雕细琢传文化
【发布日期:2014-09-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李福生

妈祖供品是民间传统的敬神献礼的食品装饰造型艺术,也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每逢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九月初九妈祖神诞和升天纪念日,在妈祖祭典仪式上,都会摆上一盘盘色彩缤纷、造型别致的妈祖供品。在前不久凤山寺举行的妈祖供品展示会上,800余件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筵、武筵、妈祖故事、八仙献寿等食品造型艺术作品让人赞不绝口。
在观看妈祖供品中,我遇见了妈祖供品创意制作者林爱菁,她身着格子衫,看上去洋溢着年轻人的精气神儿,说起话来底气十足,整齐的长发向后扎起大辫子, 虽是居家打扮,但能看出她是一位有文化涵养的人。说起制作妈祖供品的点点滴滴,她却是记忆犹新。幕幕往事,就如同昨日发生一般。
林爱菁的父亲林洪国是一位莆田民俗学者,对妈祖文化颇有研究,是妈祖文化的参与者和研究者。耳濡目染之下,她自幼就对民间艺术有着特殊的亲近感,经过时间的熏陶,她喜爱上妈祖供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迷上妈祖供品的创意制作。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术比较发达,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食品文化艺术。妈祖供品是一种手工的食品民间艺术创意制作,它有别于其他民间工艺美术,其主要特色在于制作原料为食品。把敬神献礼的祭品,巧妙地运用食品,装饰成为各种形状的静态造型艺术,形成了民间美术与祭祀礼俗文化的有机融合。林爱菁擅长于文筵(斋筵)食品装饰造型艺术作品制作,她告诉我:每每创意制作一组文筵食品装型,都要耐得住性子,静下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表现力,细心地进行食品艺术图案排列、拼接、粘合装型,在精雕细琢中,反复尝试调改食品造型图案创意。经过多年的实践,她终于形成了造型众多、独具特色的文筵制作工艺。
林爱菁向我展示了她新近完成的厚厚一叠文筵食品造型艺术彩照,画面图案主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各种纹样构图迥然不同,取材广泛,构思精巧。她的作品色彩鲜亮明快、对比强烈,充分显示了优美、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极其鲜明的莆仙地方特色。这些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令人叫绝,表现手法多样,构图质朴夸张,既有中国传统装饰画的清秀高雅,又有西洋油画的立体视觉效果,林爱菁还尝试着把对比强烈的色彩、新颖立体的图案扩大到妈祖供品上面,别有一番情趣。
林爱菁是个精益求精的人,甚至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做出好的作品,她自己会反复地看上半天;做得不满意的,她还会半夜起来从头再来。经过她的“精雕细琢”,她创作的妈祖供品构思富有创新,艺术风格迥异,制作工艺独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成一体,食品造型排列严谨、拼接整齐、掺色柔和、虚实得体,使得这静态民间艺术达到平、光、亮、齐、密、净、活、凸的艺术效果,大气而不艳俗,绚烂而不花哨,小巧而不失典雅,成为人们喜爱的妈祖供品。
有一幅画面一直深深地刻在林爱菁的记忆中。那一年,她在湄洲岛赶制一组12件文筵的妈祖供品,那几天,她基本就待在工作室,而且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让妈祖供品在自己的手中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在制作前,林爱菁一直在动脑子琢磨,在造型设计中颇费心思,她反复创作勾勒好十多个图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妈祖文化的特点再进行二次创作。也许对色彩的搭配天生就比较敏感,再加上她善于在色彩点缀上下功夫,终于精心制作成一组色彩鲜明、独具特色的吉祥图案与文字为一体的文筵供品,其做工精细,质感强烈,给人以鲜艳灵动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得到组委会人员和妈祖信众的喜爱和赞赏;并在妈祖供品评奖中,获得较高奖项。林爱菁心里有说不尽的快乐。这样的快乐一直在她的内心珍藏着,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快乐的记忆,让林爱菁从此深深地喜爱上妈祖供品的创意制作,每次参与制作妈祖供品时,她都充满着激情和追求。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