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中国面点师之乡花落园庄
【发布日期:2010-08-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六大战役”中,特色产业提升是其中一大战役。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积极引导支持工艺美术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目前,莆田是我国荣获国家级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有中国绘画之乡、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中国梦文化之乡、中国枇杷之乡。近日,仙游县园庄镇又捧回“中国面点师之乡”牌匾,为莆田特色产业这个大观园锦上添花。

中国面点师之乡花落园庄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面点师之乡”荣誉称号授牌仪式上,仙游县园庄镇捧回了“中国面点师之乡”牌匾。至此,该镇成为继安徽省怀宁县江镇镇和湖北省监利县毛市镇后全国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园庄镇在面点行业的从业人员达2.2万人,占全镇劳动力人数的80%以上,其中65%的面点行业从业人员参加过面点加工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至2009年底,全镇农民的银行存款余额达3亿6千多万元,创历史新高。
园庄人是怎么把小馒头做成富民大产业的呢?由于园庄地处偏僻山区,条件恶劣,过去群众生活困难,1986年被定为全省重点扶持的33个贫困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受惠于党的富民政策,纯朴、憨厚、勤劳的园庄人民发扬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精神,发挥聪明才智,走南闯北,开辟特色产业——面食业。在仙游面食包点协会张捷良会长和许多党员带领下,采取亲帮亲、户带户等方式,逐渐形成规模,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小面食,大作为。目前,这个镇成为全国第三大“馒头之乡”,带着一手面点绝活闯市场的园庄面点师们特别重视按照当地顾客的口味及时调整手艺。
发源于园庄镇的“仙游面点师”,如今已成为全省赫赫有名的劳务输出品牌之一,还带动周边大济、赖店、枫亭等乡镇的富余劳动力争先从事面食包点,仙游共有10多万人分布在广东、上海和本省等地经营仙游小吃,每年为仙游带回13亿多元收入。据统计,仅园庄全镇现有7000多个面食包点店、50多家面食原料经销店遍布全国各地,每年创收近4亿元,是农业收入的4倍多。丰厚的经济收入不仅摘掉“贫困”的帽子,还给园庄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园庄的面点师们,不仅家家户户盖新房,而且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全镇拥有现代结构、都市风格的住房60万平方米,总数达一万多间,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名列仙游首位。很多人形象地把园庄民房建设比喻为“馒头换来的砖头,油条换来的钢筋”。面食产业使贫困的园庄率先迈进小康乡镇,人民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园庄和仙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壮大品牌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园庄特色产业-面食加工业,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园庄人又开始思谋产业升级。近几年来,通过与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等品牌企业有机对接,每年组织农村富余劳动者参加面点技能培训,全镇65%的发酵面食加工从业人员参加过面点加工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春节均组织返乡面点师座谈会,组织评选“面食包点党员示范店”,组织面食包点及无铝健康油条技术擂台赛,让面点师在技术培训、比武和经验交流中提升制作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并通过开展创业宣传,建立面点师联系档案,启动跟踪服务机制,组织面点师技术培训、面点行业营销策略培训等活动,力图将面点产业从无序流动转变为有序输出,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向规模化工厂式加工转型。
目前,仙游县积极做好“小生产、大市场”,为提高仙游面点行业的知名度,把面食包点特色提升为仙游品牌,加快转变面点业发展方式。园庄镇积极引导面点师将经营方式从单纯靠勤劳守住市场转变到以技术和科学营销抢占市场方面转变。通过做活劳动力转移文章,扩大培训范围,吸纳莆田、仙游等地的面点师及农村富余劳动者参加培训,努力实现“转一人活一家,出一师富一家”;通过“协会+经营者”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规范经营;通过与品牌企业联合,进行对接,提升面点技术,稳住市场。同时,仙游县积极组织经贸、劳动等各有关部门携手仙游面食包点协会,为仙游面点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将面点技能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强化对面点行业的金融支持,并通过开展在外农民工维权、土地二轮延包、关爱留守老人、小孩等一系列措施,让“面点师”在外安心经营。该县副县长陈育表示,今后仙游将重点支持面点产业走规模化生产,统一店号、规范经营的“久不离”连锁化经营之路,逐步引导“仙游面点师”告别“一对夫妇一个窝,一个炉子两口锅”的传统方式。 (陈国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