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千亩荔林与三百企业和谐共荣
【发布日期:2009-06-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千亩荔林与三百企业和谐共荣

荔城经济开发区内企业逐年增加,而开发区内的二十多万棵荔枝树依然郁郁葱葱,围护着现代化厂房,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工业园区。

6月中旬,荔城经济开发区又传喜讯,台资巨大步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竣工投产。与这个开发区内的许多企业一样,这块占地55亩的新厂区周围,保留着成片的荔枝林,在夏日的阳光下,一派勃勃生机。

以千亩荔林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布局

闽中水乡情调与工业化大生产有机融合,这样的景观让人赞叹不已。但同时也使人产生疑问——前些年,鉴于一些地区在批地建厂时,大搞厂区绿化,浪费了大量土地,国家为此严格控制土地审批,荔城经济开发区这种园林式的工业区,是否有此前嫌?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到开发区管委会寻找答案。

“我们开发区对企业用地,是十分慎重的。”管委会主任李旸说,“局外人可能以为,建工业园区,只要政府出面,规划一片土地,然后逐级审批,再逐个招商建厂。其实,规划经批准后,只有招到具体项目后,由企业出具各种必备材料,才能申报上级土地部门审批;这样的申报,土地部门是严格按政策把关的。在荔城经济开发区,哪个企业放在哪个位置建厂,我们都是三思而后行,才有今天这样的园区格局。”

2002年8月,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莆田县撤县整合成立荔城区后,由过去的农业县转变为市辖区,新区面临着经济如何发展的课题。为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区领导班子决策,在木兰溪北侧的西天尾镇建设荔园工业区,经国家发改委核定,一期规划面积3.48平方公里。

按过去“三通一平”的做法,建设工业开发区一般以粗犷型的推平为主,规划区地面物没啥保留,这样既可方便总体规划,又可腾出更多土地安置项目盖厂房。西天尾镇是荔枝主产地,荔园工业规划区内河网纵横,有上千亩荔枝林、20多万棵荔枝树。当初沿福厦公路和南少林路两侧的线性开发,就涉及路边的荔枝带,特别是两条路交叉的洞湖村荔枝林最多,砍与保的碰撞由此产生。

有的干部认为,应按其他一些地区的开发模式,把荔枝林砍掉,一些次要河道推平,以多引项目。有的干部认为,数十年形成的荔枝林是荔城区的特色,草率砍掉太可惜,宁可少引项目也要保护荔枝林。区决策层讨论后形成共识——荔园工业区如果没有荔园,就名不符实了!工业区内的荔枝林由此得到了保护。
斗转星移,荔园工业区从线性开发转为块状开发。经过近4年的努力,区内相继集聚了鞋革、建材、电子、化工、服装、纸业、包装、汽车维修及销售、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十大产业群,拥有大小企业175家,员工近2万人。与此同时,成片的荔枝林依然郁郁葱葱,保护完好。

2006年3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荔园工业区更名为荔城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当年工业产值跃升到38.15亿元,占荔城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这时,开发区一期规划工业用地已全部摆满。

荔园工业区升级后,诸如卡朱米、才子等名牌企业纷纷前来落地,也有三棵树等一批原先落地的企业要求扩大规模,土地供不应求,开发区提前进入二期开发。

大发展对开发区内的荔枝林形成了新的冲击波。一些企业主问开发区负责人:“我们厂区周边明明有果地,砍掉荔枝树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什么不让我们干?”在开发区规划会上,也有人说:“开发区寸土寸金,这么多荔枝林并不能产生多大产值,我们的发展后劲又这么大,留着荔枝林岂不制约发展?如果砍掉,可以多摆几十个项目。”有些干部认为,荔城区正处于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并不强大,生态保护应该暂时让位给经济发展。还有一些企业主更是找到荔城区主要负责同志伸手要地。

要不要把荔枝林让出去?荔城区特地请来了国家级专家进行论证,站在更高的起点,大手笔谋划开发区发展蓝图。在这幅蓝图中,以千亩荔枝林为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工业布局,成为整个开发区发展的主旋律。开发区的荔枝林因此得到了更好保护。

从“恋荔情结”到“荔林效应”

我市是著名的荔乡,古时就有“荔城”之称。市区宋家祠堂后的一株“宋家香”荔枝,树龄已有1200多年,为八闽荔枝的“祖奶奶”。宋代历史名人蔡襄,写出了我国最早的果树栽培专著《荔枝谱》。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前来莆田考察,也留下“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的佳句。荔枝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荔城人深深的“恋荔情结”。

据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范玉通介绍,曾有5家大企业想在荔林中建厂,都因不让砍树而未能如愿。开发区进入二期开发时,有个投资1.8亿元、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项目也看中此地,却因存在一定污染,只好忍痛割爱。在“恋荔情结”下,开发区保持了一种独特的生态美,开发区主要所在地西天尾镇能入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成片的荔枝林功不可没。

“恋荔情结”还转化成“荔林效应”,保护荔枝林不但没有制约开发区的发展,反而吸引来更多的企业。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到厂区对面的荔枝林散步时,突发奇想:“要是新厂能建在这片土地上,那才是真正的lsquo;三棵树健康漆rsquo;,才是真正的环保型厂区!”2006年11月,三棵树工业园建成,不仅没有砍一棵荔枝树,还采取环保措施保护荔枝树,让荔枝林长得更好。投产后,规模产值翻了一番。区委书记到新厂调研时说:“这样的工厂才叫真正的原生态工厂。”洪杰当即表示,不管今后企业发展多大,边上的荔枝树一棵也不砍。公司利用厂区边的荔枝林,每年举办“三棵树荔枝文化节”,请优秀客户和业绩突出的员工在荔枝林边再植一株荔枝树。

生态环境也是发展资源。“三棵树现象”给了人们很大的触动。副区长顾清泉说,过去主要是按常规进行软硬环境建设,除了完善水、电、路、排污等设施外,就是做好服务;现在还要加做生态这篇文章。

记者了解到,在开发区建设中,许多道路要给荔林让位,即使有一两棵树实在绕不过去,也要给它们挪个新家。此外,为了让荔枝树长得更加茂盛,近两年来,各级政府还投入不少资金,用于荔枝林中的新树补栽、河道砌石、清淤排洪、供水设施建设,保持荔枝林的水土供给。

如今,开发区已落地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家,预计年产值可达84亿元。而奔荔枝林而来的名牌企业,还有10多家。 (陈建平 黄志敏)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