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少工业污染的自然优势,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建立了生态农业示范区10个面积16万多亩,现拥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9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0多个,年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5万多吨。该县姬松茸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乌龙茶出口量占福建省外贸出口量的60%以上。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县外向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 仙游融入大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年,该县生态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
该县于2003年成立了仙游县生态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把改厕、改圈、改厨结合起来,并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实现沼气用户家居温暖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庭院经济高效化,种养业立体化,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全县已建有户用沼气池1万多口、大中型沼气工程30多处,走在全国的前头。通过生态农业基地的建设,成功地推广了“猪—沼—果”、“草—牧—沼—果”、“草—菌—肥—稻”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年推广面积8万多亩。
该县切实做好木兰溪、仙水溪、枫慈溪、粗溪等主要溪流2.5-5公里内的畜禽场搬迁和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仙游县在利用山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时,做到山头林带帽,山腰果缠身,山脚养畜禽,田中种粮经。山头植林用以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山腰种果以利提高经济效益;山脚养畜禽,不但可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为水果、农作物提供很好的有机肥来源。同时,将畜禽场建在果园中,并配套建设沼气工程,沼气用于果场点灯、煮饭,沼液、沼渣用于就地喷洒、浇灌果树,不但节省果园施肥成本,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生产的果品为无公害产品。推广这种模式,一个果场每年至少可节本增收2万元以上。
仙游县把发展循环农业当作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一大办法。通过发展循环农业,采取秸秆—饲料—畜禽—粪便—沼气—液肥—施肥—作物”和秸杆—食用菌—肥料—作物等生态循环模式,形成产业链条,实现变废为宝,增加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综和利用作物秸秆6.5万多吨,增加农业产值3000多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
仙游旅游资源丰富,有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九座寺、三会寺、仙门寺、塔斗山、龙穿城等,但这些单一的景点吸引的游客不多。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该县在旅游景点周围配合建设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对旅游区周边的农田冬季推广种植油菜、紫云英等开花作物,成片的油菜花给旅游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景点更加美化、亮化。同时,对旅游区的山头进行统一规划,发展桃花园、李花园、甜柿园、红豆杉园、樱花园等休闲观光园林,现在,钟山、游洋的台湾甜柿、象溪的红豆杉、书峰的百年松和黄金果、社硎的日本樱花已有一定规模。这些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为仙游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09年,该县旅游收入比增20%多。 (时报记者 马冰青 通讯员 吴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