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围绕城乡一体化工作目标,就业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生产效益的稳定增长拉动了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水平的持续上升,三大指标持续向好。
城镇非私营就业总量稳定增长
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为32.4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4.08万人,增长14.4%,其中在岗职工为31.51万人,增加3.97万人,增长14.4%。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增长14.4%主要来自于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流动;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数由于改制并转同比下降36.2%;其他所有制单位人数近年来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要力量,同比增长24.7%。从不同行业分类看,三季度从业人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三个行业同比增加的从业人数占全部新增人数的87%以上。其中增速最快、增长绝对量最大的是建筑业,从业人数共有3.53万人,增加1.73万人,同比增长95.9%。
职工工资总额持续增长
1-9月份,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累计为85.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2.80亿元,同比增长33.4%,较上季度的增长速度略有回落。
从国有、集体、其他分组看,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主要来自于其他所有制单位效益提升带来的增长,集体单位报酬总额则随着从业人数的下降而有所下降。从行业分类看,工资总额的增长基本遵循从业人数的增长,增速最快的是批发零售业,报酬总额为3.15亿元,同比增速为166.1%;绝对额增加最多的是制造业,增加10.26亿元,增长36.3%。
平均工资平稳较快增长
2012年全市前三季度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报酬为26424元,同比增长18.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6543元,同比增长18.3%,呈平稳较快增长。
从国有、集体、其他单位分组来看,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19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主要由于正常工资晋级;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46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年初改制增效带来的增资因素逐渐消化,工资增速有所放缓,一些人买断工龄后低工资人员持续减少;其他所有制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0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
从国民经济各行业看,除个别行业有略微下降外,大部分行业职工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同比增幅10%以上的行业有11个。我市各行业中上半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为金融业70332元/人,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2438元/人,第三为垄断性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1974元/人。 (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