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1日,以“妈祖光辉 海丝风顺”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湄洲岛天后广场开幕,来自海丝国家及两岸的数万信众欢聚一堂,同谒妈祖,共享平安。
据介绍,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已经成为弘扬妈祖文化、宣传推介莆田、两岸文化旅游合作与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推动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参与海丝申遗的重要载体。今年,由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莆田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还联手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台湾妈祖联谊会、台湾彰化鹿港天后宫等两岸妈祖文化团体,把本次妈祖文化旅游节办成一次推动海丝沿线国家妈祖文化交流合作的的盛会。
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是本次旅游节的主旋律,也是最大的亮点。第十七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吸引了海丝国家地区代表、台湾嘉宾、两岸游客等参加,同聚湄洲岛,为海丝国家和地区发展祈福。开幕式上,中国侨联向湄洲妈祖祖庙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此举将进一步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推动海丝国家的融合发展。
此外,来自台湾、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在妈祖文化国际学术论坛上围绕“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为我市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 供学术支撑。同时举办“妈祖情·海丝路”海上丝绸之路书法展、邮票展,其中书法展将展出中国书法家协会知名会员近年来的力作近百幅,作品涵盖了篆书、隶书、行草等多种书体,题材广泛,风格迥异,弘扬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邮票展展出的海内外有关“海上丝绸之路”题材的邮票1万余枚,为大家勾勒出一幅“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图景, 助游客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感受妈祖文化魅力,以及海丝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魅力和风土人情。
在第十七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心连心”艺术团赴莆慰问演出表演小分队来到湄洲岛进行演出,送去党中央、国务院对湄洲岛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慰问演出在乌兰托娅一曲动情的《新套马杆》中拉开帷幕。据介绍,本次小分队慰问演出采取“明星与观众零距离互动”的办法,尽量让演员走到来自两岸的群众中去表演,实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提高演出的效果。
20日下午,湄洲妈祖祖庙前圣旨门广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当地群众、游客早早就在此等候,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许多人,几十名身着传统湄洲女服饰的湄州女手举着写有“同谒妈祖,共享平安”、“湄洲妈祖情,两岸一家亲”等标的语牌,和着欢快的音乐挥动着。
歌曲《新套马杆》、歌伴舞《快乐广场》、相声《同一首歌》,由台湾歌手彭立和扎西顿珠合唱的歌曲《两岸一家亲》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在这里虽然他没有华丽的舞台,但可以零距离与现场观众接触、互动,别有一种体会。”彭立说。
另外,今年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湄洲岛还举办“平安祈福”风铃季,吸引海峡两岸风铃制造商和爱好者来岛参展,利用岛上冬季风大的自然气候,举办以平安祈福为寓意的风铃季,开发具有湄洲地域风情的风铃产品,在北部区各重点节点设置风铃,开展风铃祈福和DIY制作活动,推动冬季旅游市场开发。据了解,本次风铃季设有12个展区,共99个种类,9999只东巴风格的风铃,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10月21日下午,“妈祖情·海丝路”旅游推介大会在湄洲岛举行,会议邀请“两高”沿线及海丝沿线国家重要客源地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旅行社、媒体记者,发布冬季旅游营销政策,推介湄洲岛冬季“品晨祭、祈平安、住民宿、听风铃”等旅游品牌活动,与知名旅游企业、网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展示“妈祖故乡·工艺莆田”的独特魅力。
今年的旅游节将持续一个多月,内容丰富,节目多样。 (时报记者 翁志鹏 实习生 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