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莆田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4-02-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2014年2月9日在政协第六届莆田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林庆生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代表政协第六届莆田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政协在中共莆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三大职能,致力打造“和谐政协、智慧政协、活力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上积极作为,在强化民主监督上提升实效,在促进团结和谐上凝心聚力,为推进莆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筑牢思想基础,在履职有为上增进共识
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中共十八大精神统领方向,用两大主题凝聚人心,筑牢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学习引导中提升认识。着眼于提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履职能力,紧跟形势任务,认真落实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和机关集体学习等多元学习制度,通过举办委员培训班、暑期读书班、学习交流会、专题报告会、市情通报会等形式,组织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省市委各个阶段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人民政协理论及履职业务知识等,引导广大委员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在明晰任务中强化责任。按照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研究确定了2013年的市政协工作总体思路,明确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履职重点。并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质量要求,落实到委室和责任人,使政协工作在大势中明晰思路,在全局中找准定位,在履职中搞好对接,形成群策群力谋发展、履职有为促跨越的整体合力。
——在加强宣传中扩大影响。发挥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凝心聚力的作用。加强《莆田侨乡时报》建设,开辟“提案追踪”、“委员之窗”等专栏,强化政协网站维护管理,自身宣传载体作用有效发挥。加强宣传策划,注重宣传效果,全年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和调研理论文章230多篇,展示了委员履职业绩,扩大了社会影响。
二、致力科学发展,在协商议政上展现作为
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政协履职的第一要务,先后召开5次常委会议、12次主席会议,围绕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问题,多形式开展协商议政。
——围绕解决重点问题搞好协商。进一步优化全体会议集中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专委会与联系部门对口协商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围绕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选定议题,精心组织协商。在市政协六届二次全委会议上,委员们重点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问题深入讨论,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为党政决策建务实之言、献可用之策。市政协六届七次常委会议针对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进行专题协商,会议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得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各专委会、各联络组围绕“港铁联动,产业对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整治、新农合工作及土海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等,适时开展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较好地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落实。荔城区政协探索把政协常委会议开到基层,开进企业,直接问计于基层、问需于群众,为拓展协商议政形式进行了有益尝试。
——围绕实施发展战略开展调研。充分运用专题调研这个载体,围绕深入实施“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侧重就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位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古民居保护、发展海洋牧场、民营医院发展、文化产业繁荣以及培育科技“小巨人”、打造“电商名城”等方面,确定了10个重点课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组织相关界别委员深入各县(区)、管委会实地调研,并就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相关政策,深入讨论,提出建议意见,为加快宜居港城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探求良策、提供服务。一年来,共开展专题调研活动26次,举办委员主题议政活动16次,提交专项建议60多条,撰写调研报告23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
——围绕落实重大部署参政议政。按照市委提出的“着力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着力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质的新型城乡、着力实现lsquo;百姓富rsquo;与lsquo;生态美rsquo;的有机统一”等重要部署,及时对接全市的阶段工作重点,邀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情况,帮助委员在知情明政中理性认识现实问题,在分析论证中探寻解决办法。围绕市政府年初确定的“五大战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16件民生工程等,开展专题视察,跟踪实施进度和质量,并安排市政协领导分别挂钩联系有关县区和项目,各专委会和相关界别具体对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动项目进度和工作落实。坚持不定期邀请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和委员中的专业人士,深入县区和企业调研,了解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三、关注社情民意,在民主监督上提升实效
坚持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
——强化提案在民主监督中的主渠道作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285件,立案267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其中的12件重点提案逐一作出了批示。市政协严格落实主席会议成员分工督办重点提案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督办会和专题视察等形式,积极督促承办单位做好办理工作。城厢区、涵江区将提案办理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提案承办单位办理落实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许多提案通过办理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实现民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委员在民主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先后选派10名政协委员、2名政协机关干部担任政风行风监督员,参加了全市“创先争优”活动评议和政风行风评议;支持委员参与对党风廉政建设、“六五”普法工作、社会综治工作、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招考等方面的民主监督,有力地推动相关部门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为增强全市发展的软实力贡献了力量。
——强化社情民意在民主监督中的“直通车”作用。加强社情民意信息队伍建设,出台了《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工作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了政协委员报送信息的热情。全年共编发《政协信息》26期,其中“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理规划布局市区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等方面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促使一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得以解决。
四、发挥组织优势,在促进和谐上汇聚力量
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重视做好团结各界、发扬民主、协调关系、凝聚力量的工作,充分展示了政协组织大团结大联合的独特优势。
——密切联系党派团体。坚持市政协领导分工联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制度,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共同参与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提案督办等活动,优先安排大会发言,注重办理他们的提案,重点报送他们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努力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通过政协组织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一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有100多人次参加了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和提案督办活动,提交大会发言材料16篇,提出提案60余件。一些重要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采纳和及时反馈。
——扩大对外联谊交往。通过组团出席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会董就职典礼等重大活动,走访港澳知名人士,加强同莆籍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络联系,增进乡情乡谊。率莆仙戏鲤声剧团赴法国参加第六届巴黎中国传统戏剧节交流,积极宣传莆仙文化。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与台湾各领域代表人士的联络联谊,协助做好来莆参加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台胞的接待工作。关心在莆港澳台侨人士的生产生活,组织视察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港澳台侨人士在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