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仙游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市老促会领导柳应光、林春连、郭阿春、张庆明和仙游县领导郑瑞锦、郑亚木、陈建城、吴国华等出席了会议。仙游县人大常委会原调研员王顺藩全票当选继任为会长。
仙游县是闽中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革命老区重点县之一。目前, 该县的18个乡镇、325个行政村中,被确认老区乡镇12个、老区村186个。
五年来,该县老促会在宣传老区、推动发展、促进建设、办好实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9月,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被评为“全国先进促进会”。《弘扬老区革命精神,推动老区科学发展》、《菜溪乡:重在转变发展方式》、《记中共闽中工委三台龙交通站》、《领导挂钩帮扶是加快老区发展的有力措施》等多篇报道在《红土地》和《福建老区建设网》上刊登。《仙游老区新辉煌》还被收入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编大型文献《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一书。《双创强基,推进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调研报告,被省老促会、老区办汇编在《福建老区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书。
据悉,仅仅是近两年来,仙游县就享受中部政策资金补助近3亿元,为老区建设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如园庄镇岭北、东坪、义路、六户四个老区贫困村捆绑资金870多万元开通了世代人未能实现的水泥路,大大改善了这四个老区村的基础设施,还建立了老区扶贫开发资金120万元。老区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利用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大规模种植名贵中药材,并建立了“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仅岭北村种植的名贵中药材有郁金350亩、麦冬250亩、川芎50亩,中药材品种丰富、产量高、质量好,每亩收入达到2万元,年产值也有数百万元。由于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老区面貌焕然一新。岭北村的新变化是仙游县186个老区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以民生工程造福老区百姓。仙游县加快农村公路硬化建设步伐,全县完成投资27亿元,建成水泥路700多公里,涉及所有老区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优先实施老区饮水安全工程。扶贫开发和“造福工程”优先安排在老区村,五年来,共有57个老区村得到省、市领导及部门挂钩扶贫,得到了大量的捆绑扶贫资金,有力地促进老区跨越发展。 (方金腾 周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