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发
《北京晨报》近日报道:北京海淀区某小学5年级学生小强因为在竞选班长的过程中给同学送礼被其他同学揭发没有再次当选班长,失去了小升初评优的班干加分。石景山区某小学一名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在一次班级评优中获选,当同学质疑其没有当选资格的时候,这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说了一句话,“因为我们家有人”。专家表示,要遏止成人世界潜规则在学校蔓延的现象,必须将各类评优与利益脱钩。
“评优与利益脱钩”,这位专家一语中矢、一针见血!这些年功利社会太严重了,赢者通吃的潜规则、明规则让社会不公平不公正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没有变化、没有改革便是走向死胡同——死路一条。在算比较干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成长的学校,也深受其污染、深受其侵害——教职员工评优、评职称和提升,讲的是资格、年龄、关系、门路和是否有权有势,很少或没有讲品德、才识、公平和公正,校长们都这样,班主任都这样,怎么能怪学生和家长呢?“利益”面前,有谁能淡定、冷静而不去追逐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名校名师重点班、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关乎孩子未来的前途,家长和学生怎不去绞尽脑汁、挤破门坎去恶性争夺呢?因此,那位专家说的“评优与利益脱钩”,如钟声、如春雷!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三好生等等荣誉,应只是荣誉,而跟升学、进重点校没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心灵以纯洁,还校园以一方净土,还“升学与培养人才”以公平公正!而家长之所谓的权势也失去“意义”,班主任们也无法“偏见”无法从中“谋利”!
以笔者的有点悲观心态和杞人忧天情感,以笔者的一双已开始近视和远视的“浊眼”,市场经济之下的我们这些大人们,是希望不大和没有希望的,而有这缺点有那小毛病、情感还幼稚、思想还不很复杂的孩子们,则是我们这些大人们的希望和生存发展下去的动力。面对他们成才的环境——学校,我们大人不能再任其混浊、不干净下去,而应责无旁贷、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干净的读书成长环境,同时必须灌输给他们公平公正的意识hellip;hellip;刻不容缓、任重道远啊!
二十多年前,笔者在一中学执教,当过班主任,选班干部和评三好生时是公推公选,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而让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选,为此,有一次还得罪了一位学生的家长(找笔者给他儿子照顾),今天读到上述那则新闻,联想起来,确实颇有感慨!
评优与利益脱钩,可以让学生们获得公平公正的意识和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