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关于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2-02-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动力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对教书育人厌烦和心力疲倦的状态,导致教育能力和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本人通过在日常学校管理中与农村中学教师的交流和查阅资料,尝试分析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提出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改善策略。
一、农村中学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一些农村中学教师反映,农村学校不少老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每天只是机械似地完成上课的任务,还常在工作时间去酗酒、打台球或去网吧玩游戏,有的老师平时没课就打牌,甚至赌钱。对他们来说工作仅仅是为了谋生,他们不关心学校教学目标和工作计划,工作缺乏热情,厌倦学校的工作;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认真备课和上课。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坐班时间不在办公室,学生有问题也找不到人,年轻的教师或闲游或忙于个人情感,而上了年纪的教师则过多把时间与精力放在家庭上。此外,农村中学教师转行或从事第二职业现象不少。他们当中有的在编不在岗,“身在曹营心在汉”,敷衍应付本职工作。这些现象吞噬着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使得有事业心、有能力的教师远走他乡,留下的人对学校心灰意冷,无心教学,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
1. 工资待遇低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在农村,教师的实际收入与城市中学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尤其是在补贴、奖金与福利待遇方面,他们了拿到统一发放的工资外,别的收入很少。他们也有家庭,也有孩子要读书,光靠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生活实在艰难,降低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中学经济基础比较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最为突出的是教学设备落后与办公设备不足,有些较为偏僻的中学甚至没有像样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同时,普通农村中学,社会知名度低,受到的关注比较少,聘请到的大多是整体素质不高的教师,久而久之,必将导致该所学校的社会声誉越来越差,因而学校获得上级拨款的机会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赠、赞助很少,教师的福利待遇、奖金等也不丰厚,不仅对教师没有吸引力,还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缺乏发展空间:人才发展是需要环境的,不但需要科研经费、实验室配备等物质环境,也需要职业培训、个人发展、同行水平等软环境。一些农村中学的学校领导缺乏明确而合理的人才规划,人才引进后重使用、轻培养, 没有给他们造就终身学习的机会,而对于有很好潜质的人才不培养、不敢培养,怕他们流失,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此外,农村中学信息很封闭,教师很少有机会与好的学校交流,也没有专家给予指导, 大家都生活在几本书里,发展空间很小。
4. 人事管理制度不合理:学校人事配备结构不合理。不少农村中学存在一般教师过剩而优秀教师缺乏,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拔尖教师匮乏;教学型教师过剩而科研型教师奇缺;学校师资力量与专业调整不相适应,师资学科布局不甚合理,比如学外语的去教数学,学物理的去教体育;一些公共基础课的教师数量不足,经常是一两个教师担负全校的公共课教学。这种学生多、教师少,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导致教师忙于教学任务而疏忽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没上去还累垮了身体。此外,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还受个性、家庭压力、学生家长、师资力量和生源条件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师资管理中的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偏向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因此,要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建设、教学设备和学习条件,给教师创造一个满意的学习、工作环境;重视教师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如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在工资、奖金、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适当增加投入,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经济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社会需要主要包括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以及对友谊、情感和爱的需要,因此,学校要创建互相理解、信任、关怀融洽的人际关系。管理者应主动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真实的内心想法,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给教师更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机会,为教师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的需要即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因此,学校在管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尊重教师的地位、人格、成就,爱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教师充分的权力,使教师觉得自己不是一个“ 打工者”,而是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叫自我成就需要。它是指一个人希望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这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包括胜任感和成就感。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他们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注重精神生活,追求成就感。针对这一特点,学校一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依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特长安排合适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要关注教师的个性与成长,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要不断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深造机会,可以在本校进修,或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或利用业余时间函授、自学,以提高专业水平,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多进行一些非学历教育,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使教师有发展的机会。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需要。学校中不同教师的收人水平、家庭状况、文化水平、个人追求不尽相同,学校管理者应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形式的激励方式,既要做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还要注意公平。只有这样,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才得以缓解。 (秀屿区石码中学 陈智)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