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荣
在我家院子的墙角旁,静静地躺着一张铁犁,上面锈迹斑斑,且落满了灰尘。
铁犁对于城里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对大多数农村人来讲,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是用来翻田的农具。
我小的时候,农村有牛的农户很多。每到犁田的时候,生产队里二十多头牛都会被牵到田里,后面拖着铁犁,男人们右手扶着铁犁的把儿,左手牵着牛绳,肩膀上挂着鞭子,嘴里喊着号子,时不时还会甩上一鞭子。老人、妇女和孩子们都看热闹似的站在田埂上,那情景十分壮观。
中间休息的当儿,父亲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田埂上休息,手轻轻地抚摸着心爱的铁犁。我和母亲也会给他送点干粮或者开水。那时,牛和铁犁,是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工具,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全年的收成好坏,与犁田的质量高低有很大关系。父亲的心很细,一块田的边边角角都能犁到,因此得到很多乡亲的信任。父亲在犁完自家的地后,经常会帮助其他没有牛的人家,这样也能挣些钱贴补一下家用。
记忆中,每到农忙时,父亲每天都会很早起床,吃完早饭,肩膀上扛着铁犁,手里牵着牛,消失在晨曦里。那时,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近一百斤重的铁犁,父亲为什么总是扛着?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这么做,是担心铁犁与路面磨擦会影响它的使用寿命。母亲的解释,让我的心里不禁一颤。
后来,村里有了第一台拖拉机。乡亲们发现,这家伙的犁田速度比牛拉犁快多了。渐渐地,拖拉机的数量越来越多,养牛的人家变得越来越少。
十年前,父亲也把牛卖了,买回来一台拖拉机。从此,那张承载着我们生活希望的铁犁,终于告别了亲近多年的土地。
如今,静静地躺在院子墙角的铁犁,虽然全身落满了灰尘,却如同历史的见证者一般,默默地注视着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