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牛皮纸的记忆
【发布日期:2014-09-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李卫忠

前几天,我在网上给女儿买了一套儿童读物,收到后女儿兴高采烈地抱走了她的书,只留下桌子上两张薄薄的牛皮纸。妻子看到说:“多好的牛皮纸啊!”是啊,面前的两张牛皮纸干净、平整,手感细腻。“比咱们小时候包书皮的牛皮纸好多了。”妻子边摩挲着面前的牛皮纸边自言自语。
我和妻子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岁数相当,有着相同的记忆。记得小时候上学,每当新学期开学,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发新书了。当时没有什么课外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语文书里的所有课文看一遍,接下来就是包书皮。可是这个工作却不容易圆满完成,因为包书皮虽然不难,但是找书皮却着实不容易。那个年代用做书皮的材料基本有两种,过去贴过的年画和牛皮纸。这两种材料以牛皮纸为首选,因为牛皮纸结实、耐磨,还容易在上面写字,这是年画纸所无法比拟的。于是找牛皮纸就成了暑假的一项重大任务。那个时候的牛皮纸几乎只有一个用途——装水泥。在老百姓都住土房子的年代,找个干水泥活的工地很不容易。不过这难不倒小伙伴们,大家通常会去城市的建筑工地、农村的水渠边找,“逛工地、遛水渠,肯定能找到牛皮纸”便成了经验之谈。
找到牛皮纸还不能太高兴,因为毕竟装过水泥,又是在工地上捡来的,所以纸上有很多地方又碎又脏。挑选整块的,用毛巾擦干净就可以包书皮了。包法大同小异,最简单的就是沿着书皮把牛皮纸整齐地折到书的里面hellip;hellip;心灵手巧的女生,还能折出几个层叠的包角,甚是漂亮。包完后在书皮上歪歪扭扭地用钢笔写上年级、班级、姓名,然后长长地舒口气,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件极其神圣的任务。
时光流逝,水泥已经不再用牛皮纸包装了,但牛皮纸并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其摇身一变,用在了包装纸、手提带hellip;hellip;颜色也不再是单一的土黄色,而是五彩缤纷,即时尚又环保,深受都市女性青睐。现在的书皮也不用手工制作了,商店里卖的有塑料的、橡胶的、磨砂纸的,从材质到造型,从颜色到图案,应有尽有,封面签名处除了班级、姓名外,还列有联系电话、星座爱好等信息,小小的书皮经过商家的包装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一份小档案。
当我回忆着往事的时候,心灵手巧的妻子已经将手中的牛皮纸严严实实、整整齐齐地包在女儿新买的读物上了,剩余的边角料还做成了一个简易的垃圾盒摆放在茶几上,看着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